第313章捷报 (第3/3页)
头,张大哥率领弩箭营缓缓向城门开去。看着他们虽然疲惫不堪却依旧整齐的队伍,水生在心中替张大哥盘算经过此战,王爷应该能给张大哥升任指挥使了。
水生看着城外开始有序收拢俘虏的场景,长长舒了一口气。最危险的时刻,终于过去了。他转身对身边幕僚吩咐:“立刻统计此战缴获的军械、马匹、物资。阵亡将士的名册,抚恤方案,今日必须拿出草案!还有,伤兵营的药材,要保证供应,若是缺药,安排人去辽东调配。对了,俘虏伤兵也要给他们治疗!”
水生在监督沂州士兵打扫战场,快到午时,去邻界赵州截获支援沂州城外朝廷军的军粮和锅具的铁骑军小队人马回来了。两百辆的运粮车,共计十万斤军粮。三百口铁锅。水生大喜,这些铁锅可是好东西,以后可以配给三州军营。
截获朝廷大军军粮的铁骑军刚回来不久,押送往沂州的四千越州朝廷降兵也到了。
水生把越州和沂州降兵混在一起,共一万一千人,青壮年九千人,老弱两千人。水生安排老弱的两千士兵种植沂州田地,每人种二十五亩地他要用这些粮食养活这一万多降兵。青壮年中的六千降兵去矿山开凿石头到时候石头用于修缮城墙和沂州打深水井用,两千青壮年修复城墙和街道,一千士兵让小桃派白月湾的二十名烧砖师傅来沂州,他要让这一千士兵修砖窑和制砖,把整个沂州街道城墙修缮好。等把城墙修缮好后,他会让沂州士兵带着两千修缮城墙的降兵和征集民夫去打井,以免三州遇到旱灾百姓无水可用。
当降兵们得知自己不用被坑杀,还能有饭吃,可以种田地,许多人眼中重新燃起了求生的光芒。虽然被驱使着干最苦最累的活,但至少,命保住了。
辽东总督府议事厅内,气氛肃穆。宣王已换下丧服,身着素色常服,但眉宇间那股冰冷的杀意并未消散,反而沉淀得更加深邃。周叔坐下手,抬眼看了眼王爷。
亲卫统领快步走入,呈上两份八百里加急军报:“王爷!沂州谢大人、裴统领军报!”
宣王接过,迅速拆开沂州那份。当看到“沂州城外朝廷残军已尽数歼灭,俘获降兵六千余人”时,松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再看越州那份详细战报,裴崇安对越州战况及张怀庆父女表现的描述,让他微微颔首。
“好!”宣王放下军报,声音兴奋带着一丝放松,“谢大人、裴崇安、张怀庆、李云峰、李老指挥使,皆辽东功臣!此战大捷,重创朝廷根基,稳固我辽东及三州!传令:犒赏军中士兵!所有参战将士,记功升赏!阵亡者,从优抚恤!”
“王爷英明!”周叔应道。
宣王的目光转向周叔“周大人”
“下官在。”
王爷道:“阵亡将士抚恤恩银你来安排发放。”
周叔恭敬道:“下官领命。”周叔明白,此次,沂州,越州阵亡士兵不少,抚恤恩银是一大笔钱,王爷不放心让其他人经手。
布政使司衙门内,灯火通明。水生终于能坐下来,喝上一口热粥。婉宁轻手轻脚地端来热水和伤药:“爹爹,您胳膊上的伤,该换药了。”
水生看着女儿懂事的样子,心中一暖。他温声道:“好,辛苦婉宁了。”他脱下外袍,露出包扎的手臂。婉宁小心翼翼地用剪刀解开染血的布条,露出狰狞的伤口,眼中含着心疼,动作却轻柔熟练。
水生笑道:“啥时候学会包扎伤口的?”
婉宁轻声道:“下午去伤兵营跟着大夫学会的,连普通刀伤撒啥药我也背下药方来了。你和祖母的我帮着你们包扎。”
水生是逃荒过的,一直觉得多一分本事就多一分活命的希望,摸摸婉宁头,柔声道:“好,我和你祖母的伤你来包扎,有时间让秋霜教你点功夫,关键时刻,自己会一点,能活命。”
婉宁点点头,不说别的,身手灵活点,别人刀砍过来,也能躲得快点。
给爹爹包扎好后,婉宁回去陪祖母去了。
水生娘担忧问道:“你爹爹刀伤严重么?”
“祖母别担心,军医说了,爹爹这是皮外伤,没伤到筋骨,养些日子就好了。”婉宁一边给祖母喂参汤,一边轻声安慰祖母。
“那就好,外面……都安稳了?”
“安稳了祖母,城外的朝廷军被裴统领和炤炤姐夫家祖父带兵彻底打败了,抓了好几千俘虏。沂州,安全了。您就安心养伤。”
水生娘这才长长舒了口气,精神也好了些。和婉宁道:“真心疼景宇,这人参汤真难喝,要我说还不如喝半碗鸡汤。景宇常年累月的喝,估计嘴里都吃不出其他东西味来了,他可真是遭老罪了。还这么死贵,一根人参能在辽东买上二十亩地。”
婉宁笑道:“你说的二十亩地的是年份少的,没听说年份多的,能换百十亩地。”
水生娘撇嘴道:“明儿給我喝鸡汤。我喝够了,不想喝这东西了。”
婉宁打趣道:“你这话就在家说说得了,让外人听去,以为我们富得流油了。”
布政司里,裴崇安一身戎装走了进来,“崇安,辛苦了!快坐下歇歇。”水生招呼道,“此战大捷,多亏了你们及时回援,勇猛作战!”
“谢叔运筹帷幄才是关键!”裴崇安由衷道,“截粮道、内外夹击,环环相扣!若非谢叔当机立断,今日未必能如此顺利全歼敌军。”
水生摆摆手:“是大家同心协力。接下来,安置降兵、修复城池、抚恤伤亡、安抚百姓,千头万绪。王爷那边……”他看向裴崇安,“王爷……可还好?”他隐约知道太妃之事,但不敢多问。
裴崇安神色一肃,低声道:“王爷……已知道了。悲痛可想而知。但王爷非常人,我们这边大捷的消息,定能稍慰王爷之心。”
水生默默点头。他能做的,就是替王爷守好这三州,尤其是这刚刚经历血火的沂州。“崇安,”水生看着眼前这个越发沉稳可靠的年轻将领,“王爷志向远大,未来必有大战。你得空要多看兵书。将来才能走得远。”
崇安点头道:“听谢叔的。”谢叔因着清雅的关系,拿他当自家人。裴崇安对谢叔是尊敬又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