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4章 刑场 (第3/3页)
生去巡视降兵。黑压压的人群延绵一片,带着战败的颓丧和对当俘虏的恐惧。一见到气势威严的布政使谢大人,更是吓得发抖。都听说以前打仗俘虏都是被坑杀的多。他们这些降兵一万多人,天天得吃不少粮食。去年三州地动,就是辽东的王爷调粮安置的灾民。现在多了一万多人,每日消耗巨大,三州粮食供应得上吗?布政使谢大人会不会对他们这些降兵的安排有变?
“谢大人,一万多张嘴,每日粮食消耗巨大。辽东去年调粮给三州,现在才刚年初,得供一万多人吃到秋天。若是粮食供应不上,会人心不稳,恐生祸端。依末将看,不如把老弱……”李指挥使看了谢大人一眼,相信谢大人懂他的意思。乱世之中,杀俘虽残忍,却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尤其对于粮草紧张的他们。
水生沉默片刻,缓缓摇头:“不可。既然在战场上承诺了降兵不杀,就得言而有信。王爷欲取天下,需行仁道,立信义。这些人,大多也是被强征入伍的可怜百姓。”
他目光扫过降兵队伍,看到其中不少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中带着绝望。朝廷的横征暴敛,这些一打仗就被征兵的百姓都是被迫从军。
云峰祖父对谢大人从心里敬佩。
水生凝重交代属官:“饭食不可克扣。今晚要让降兵吃饱,要让这些人看到活路,才不至于铤而走险。粮食先从缴获的朝廷军粮专门供给降兵。告诉降兵,这是王爷的恩典。”
“下官领命!”属官立刻下城安排降兵伙食。
晚上,降兵们各个都领到了一碗热乎的玉米粥,一人三个玉米饼子,半碗菘菜炖豆腐。这让降兵意外又感动。只是缴获的粮食就够供降兵吃个五六天。水生发愁,一万多人九个月的口粮,得两百来万斤粮食,对辽东压力太大了。他得好好部署安排才行。
水生怕冻着降兵还安排了人给搭了棚子,降兵晚上可以在棚子里住。
水生回到衙门后,仔细地盘算了一下。去年三州灾民落户,每人分五亩地,去年头年免税,家家户户是肯定粮食吃到秋收有余粮的。现在提前收今年的税粮,肯定会让百姓担忧他们乱征税赋。灾民才落户,各个手里都没钱,他们官府可以花钱购买百姓手中的粮食。
只是眼下布政司也缺银钱。水生忙让负责掌管打扫战场登记的属官来细问:“死伤和俘虏的光百户就得有三百多人,还有千户指挥使一共搜出了多少银钱?”
属官高兴地道:“布政使大人,共搜出来了七千多两银子。”
水生闻言,松了口气,起码能用这些银钱够买粮给降兵吃两个多月了。
小桃在沂州大捷第四天赶到了沂州。到了沂州,小桃直奔府衙。看到婆母和水生虽都受了伤,但并无大碍,她这才松了口气。
看到水生晚上还在书房计算给降兵买粮的银钱,不知道去哪里抓钱,愁得唉声叹气。小桃给水生出了主意:“你之前不是计划要在三州打井么?本来就是想让我安排个募捐,请了富户乡绅的当家夫人来。眼下一样可以啊。等把募捐打井钱筹集好了,就拿了来买粮食就行啊。反正你打井需要花钱买石头灰浆,大头钱就是花在石头上。现在降兵给你开凿石头,你不就把这银钱省下来了么?”
水生一想也对。小桃笑道:“我明儿就让人给整个沂州的富户乡绅当家夫人发帖子,安排在大后日。我把时间留得足足的,我看她们找什么借口不来。再说打井是功德无量的事,不光她们能沾光,子孙后代都能受益。我到时候会告诉她们,会在每口大井边上立上石碑,上面会把捐赠打井的人的人名和钱数篆刻在石碑上。她们这些望族、乡绅好意思捐少了?”
水生听得两眼含笑,一把把小桃搂住:“把这心头大事解决了,我得和你去床上歇着,好好说说话。”
小桃拧了把水生腰上软肉,悄声打趣道:“水生哥,你三十岁的人了,刚经历了战事,累得不轻。你最好是养养生,小心以后力不从心。”
水生黑着脸,一把把小桃抱起:“我今天要让你哭爹喊娘。”
小桃弯着眼笑道:“那不可能。我那爹娘你是知道的,他们就是死了,我也不会哭喊的。”
水生最后只能放狠话:“你等会儿就知道后悔得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