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 章暂缓 (第3/3页)
的粮食便足够全家富裕地吃上一年,尚有盈余换取其他物资。
宣王欣然同意。七州确实急需耕牛,此交易能极大增强辽东乃至未来新朝的农耕能力。但他谋虑更远。
“回复左贤王,”王爷对负责谈判的谢大人吩咐道,“粮食,本王有的是。但他需再加五千匹良马!告诉他,唯有守信的本王拥有更强大的铁骑,辽东才能与匈奴做长久安稳的生意,而非兵戎相见。让他自行权衡。”
匈奴人确实犹豫了。良马是战备资源,输出过多恐生后患。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水生只觉此事难办,王爷故意抬高马匹数量,其实是给匈奴人预留了讨价还价的空间。归家后与小桃谈及此事艰难,小桃听闻需用大量粮食换牛马,而辽东七州尚需存粮以备王爷夺取天下后赈济百姓,心中忽生一计。她觉得此事若由女儿婉宁向王爷提出,若被采纳,对女儿亦有益处。
婉宁听了母亲传来的法子,夜晚躺在王爷怀里道:“夫君,匈奴牧民逐水草而居,盐乃是必需品,且不易得。我辽东百姓广种大豆,夫君您又掌控盐路。我们何不大量制作大豆酱?此物耐储存,对缺盐的牧民而言,是极好的东西,成本却不高。我们或可用大豆酱抵充部分粮食,换取牛马,如此亦能节省许多粮食。”
宣王闻言,沉思片刻,拍着婉宁背道:“这法子可以试一试,能省些粮食也好。”
翌日,召来谢大人:“重新去谈!告知他们,除粮食外,我辽东还可提供大量大豆酱!一匹良马,除对应数量的粮食外,再加一大缸上等大豆酱!”
水生带着新方案再赴谈判。果然,匈奴牧民对大豆酱表现出极大兴趣。一大缸咸香的大豆酱,足以让一个牧民家庭两年不缺盐了,这诱惑力巨大。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协议达成:匈奴方面提供:两千匹良马、三千头成年黄牛、两千五百头小黄牛、两万只肥羊。
辽东方面支付对应的大量粮食:玉米、小麦、红薯以及为数可观的大豆酱。
双方皆大欢喜。匈奴人得到了足以过冬乃至支撑到明年秋收的粮食和珍贵的盐酱,避免了南下劫掠的风险与损失;辽东则得到了急需的耕牛和宝贵的战马,进一步增强了农耕与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