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3章皇后 (第3/3页)
之主,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国之基石。今日之赏,赏的是定鼎之功,而非椒房之亲。薛卿可明白?”这番话表面训诫御史,实则是向满朝文武宣告。
“不过,”他话锋微转,语气沉凝,“薛卿言语虽失,但其心亦是为公。朕若因此治罪,岂非寒天下言官之心?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望薛卿日后谏言,多据实情,少些诛心之论。退下罢。”
这番处置,既雷霆万钧地维护了谢国公与自身权威,又申明封赏公正合法度,更显新帝“容人之量”,未落苛待言官之恶名。既敲打谢家,亦警示所有欲挑战新朝权威之人。薛御史如蒙大赦,颤声叩拜:“臣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退回班列,再不敢多言。
周叔面色如常,心下却疑这御史或是得了皇上暗示,特意敲打他们这些新贵。奉天殿气氛,在新帝恩威并济、滴水不漏的话语中,愈发肃穆微妙。
内侍总管声音再起:“裴崇安总兵自龙潜之时便执戟相随,屡建奇功。更兼文武兼备,运筹帷幄——特赐封怀远侯,世袭三代!”
“丞相周炳林,经纬之才,安定民心,赐封安平侯世袭三代!”
“通州大将军张怀庆,勇略兼备,驭军严明。特赐封威宁伯,世袭三世!”
“西北大将军李云峰,忠勇性成,镇守边疆赐忠勇伯,世袭三代!”
一份份厚重封赏颁下,有功之臣纷纷叩谢,殿内气氛庄重而喜庆。
“封赏已毕,”皇上扬声道,“望诸卿恪尽职守,不负朕望,与朕共开这——永丰盛世!”
“万岁!万岁!万万岁!”
坤宁宫内,婉宁手捧农书,目光盯着书本上的字,心思却飘向远处,揣想着奉天殿今日盛况。
“娘娘,圣旨到了!”秋霜快步而入,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与喜悦。
婉宁眸光微动,从容起身。她自知必为皇后,却未料来得如此之快——前朝封赏方毕,后宫旨意即至。
坤宁宫正殿,宣旨内侍展开明黄绢帛,恭敬宣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王妃谢氏,名门毓秀,秉性端良,柔明而蕴大智,恭俭而怀远略。朕昔在潜邸,尔即倾心辅弼,参赞机要,多有奇谋;智寻巨万官银,解朕燃眉,活民无数,此功在社稷,德被苍生;抚育元嗣,此功在宗庙。朕承天命,登临大宝,尔实有佐命定鼎之勋。兹承天命,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正位中宫,统理六宫,母仪天下。尔其永秉谦冲,光昭令德,辅朕以仁,助朕以明,克终克誉,共保永丰之盛。钦哉!”
婉宁缓缓跪下,垂首聆旨,低垂的睫毛掩去眸中万千思绪。“臣妾谢氏,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线平静温和,举止恭谨端庄。随即,册立太子的旨意传来。闻及“嫡长子刘弘治”之名,婉宁心下松了口气,旋即被更深思虑压下。治儿年幼,便被推上这天下至险的东宫之位,未来不知多少风雨欲来。
婉宁压下心中万千思绪,当她再次抬起头时,面上已只剩下一片温婉沉静的感激之情。她恭敬地接过金册金宝,心中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这坤宁宫,从此便是她的战场。母仪天下,不仅仅意味着尊荣,更意味着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一言一行皆关乎家族与孩儿的安危。皇帝如今对她虽有宠爱与信任,但面对帝王的权衡与制衡,她得打起精神小心谨慎应对。她要握紧后宫权柄,为她的弘治铺出一条安稳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