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 > 第394章盛世

第394章盛世

    第394章盛世 (第2/3页)

钗,因有六个月身孕,腹部已明显隆起,但气色红润,姿态端庄,在宫女搀扶下于主位落座,笑容温婉,接受命妇们的叩拜。

    命妇们依品阶坐下,言语间皆是奉承与恭维,夸赞皇后母仪天下,福泽深厚,又预祝皇后顺利诞下皇子。

    几盏茶后,气氛渐热。一些心思活络的夫人便开始旁敲侧击。

    一位侍郎夫人笑着道:“娘娘如今身怀六甲,还要操持六宫事宜,真是辛苦。若是宫中能有人为娘娘分忧,伺候陛下,也能让娘娘静心养身。”

    另一位御史夫人接口道:“是啊,陛下如今后宫空虚,仅娘娘一人,既要孕育子嗣,又要统理六宫,实在辛劳。选秀纳妃,充实后宫,开枝散叶,也是稳固国本之事。”

    话音落下,不少夫人都悄悄觑着皇后的神色。

    婉宁目光掠过众人,面上笑容未变,只是笑意却未达眼底;对于众人盯着空悬妃位的心思,她早已心下了然。坐在下首的清雅放下茶杯,用帕子擦了擦嘴角,笑着开口道:“两位夫人真是体贴娘娘。不过,这话听着,倒像是皇后娘娘不容人似的。”她语气温和,说出的话却凌厉。怀远侯夫人这一开口,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陛下勤于政事,心系天下,眼下忙着驱除鞑靼、恢复民生。外面的灾民去年可是饿死不少,两位夫人都是心善之人,定也是盼着陛下先赈济灾民的吧?”

    她一番话,堵得两位夫人无法再开口,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得讪讪地笑着。婉宁这时才放下茶杯,温和地笑道:“怀远侯夫人真是心直口快,句句都说到本宫心坎里去了。各位夫人的好意,为本宫思虑周全,这份心意,本宫已悉数领会。只是正如怀远侯夫人所说,陛下如今正忙于前朝政事,一心扑在驱除鞑靼、安抚百姓的大事上,后宫之事,自有皇上圣心独断,非我等妇道人家该妄加议论的。今日春光正好,园子里花开得正艳,各位夫人,请安心赏花吧。”

    命妇们见皇后虽笑意宛然,却自有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仪,又有裴夫人这等厉害人物言辞犀利又占住大义,便都识趣地不再提及此事。宴会气氛重新变得和乐融融,但所有人心底都明白,这位年轻皇后,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和善。

    命妇们在御花园试探后不久,便有官员在早朝上正式上奏,以“皇家子嗣绵延、后宫不可久虚”为由,奏请皇上选秀,充实后宫。

    龙椅上,刘哲听着奏请,眉头微蹙。他不由想起婉宁日渐沉重的身子,以及她常常流露出的、对后宫添人的担忧。她正怀着孩子,若此时提选秀,她即便嘴上不说,心中定然郁郁,于胎儿无益。

    但他作为皇帝,又不能直接以“顾及皇后心情”为由驳回,这既显得公私不分,也容易让臣子觉得皇后善妒,更让臣子觉得他昏庸。

    他目光扫向殿下,视线落在了丞相身上。周叔感受到皇上的目光,心中了然。他一步踏出,凝重道:“陛下,臣以为国事当分缓急。今之燃眉之急有二:其一,驱除鞑虏,光复西北疆土;其二,倾力安置流民,使其返乡耕种,以保秋收,安定民心。此二者乃社稷之根本,陛下当倾注全力。至于选秀之事,臣恳请暂缓,待四海平靖、仓廪充实之后,再议不迟。”

    周叔一番话,掷地有声,字字句句皆以江山社稷为重,无懈可击。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附和:“丞相大人所言极是!”

    皇上见状,顺势而下,面容肃穆道:“丞相所言甚是。鞑靼未灭,灾民未安,选秀之事,日后再议吧。眼下重中之重,便是收复失地,安排灾民春耕!”

    “陛下圣明!”群臣山呼。一场风波,就此平息。皇上心中稍安,既全了国事为重的名声,也照顾了婉宁的情绪。

    辽东的叶老太医抵达京城后不久,皇上却突然“病”了。病势来得凶猛,连续数日无法上朝,朝野为之担忧。

    坤宁宫内,婉宁挺着大肚子,日夜守在榻边,亲自喂药擦身,嘘寒问暖,仔细照料,显是担忧至极。皇上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和憔悴的面容,心中感动不已。

    但朝政不能荒废。几日后,皇上似虚弱地对婉宁道:“折子……堆了许多,朕这般情形……婉宁,你……你念给朕听吧。”

    婉宁摇头道:“夫君好好养病,朝政大事,我不敢置喙。”

    “无妨,”皇上握住她的手,“你念便是,朕听着。”

    于是,奏折被搬到了坤宁宫。婉宁每日坐在榻前,将重要的奏本轻声念给皇上听。遇到西北军务、将领任免、对鞑靼用兵策略等事,皇上询问意见,婉宁总是摇头:“夫君,这些军国大事,我不懂,不敢妄言。您快拿主意,好好歇息才是正理。”她的态度谨慎,牢牢守着后宫不得干政的界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