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为了帮儿子谋反,老朱操碎了心! (第2/3页)
他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朱标的反应。
朱标起初是惊讶,随即陷入沉思。
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
叶凡此策,大胆!前所未有!
完全跳出了传统盐政的框架,简直是石破天惊!
这其中的利弊在他脑海中飞速盘旋——
利在于能快速打破僵局,利用民间力量扩大生产。
同时为朝廷开辟新的稳定财源。
弊在于……
这无疑是对祖制的巨大挑战!
必然会引来守旧势力的猛烈抨击。
尤其是那些淮西勋贵,绝不会坐视这条财路被他人掌控,定会想出更多办法来阻挠。
想到淮西勋贵,朱标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
他们今日敢在工部阳奉阴违,明日就敢在民间竞拍中捣乱。
甚至可能勾结商户,垄断资格,抬高盐价。
让这利民之策最终变成害民之策!
新盐之效,关乎朝廷信誉,关乎民生稳定。
更关乎他朱标推行新政的决心和能力。
绝不允许被任何人,任何势力破坏!
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阻碍的警惕,让他下定了决心。
此策虽有风险,但确是打破目前僵局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由老师提出,其中必然有更深层的考量。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一脸忐忑,等待着判决的刘伯温,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储君的决断。
“刘先生,不必忧心了,此事,孤帮你了!”
刘伯温闻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朱标站起身,语气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老师此策,虽有违常例,却直指时弊,利于国家!”
“你所虑之事,孤亦知晓。”
“那些魑魅魍魉的手段,孤会防着。”
“这件事,孤亲自去跟父皇分说!”
他走到刘伯温面前,沉声道:“你且回去,暗中准备拍卖所需的一应细则章程。”
“父皇那里,由孤去陈明利害!!!”
刘伯温看着眼前这位目光坚定,气度沉凝的太子,心中百感交集。
有绝处逢生的狂喜,有对叶凡的感激,更有对太子魄力的敬佩。
他撩起官袍,郑重地跪拜下去,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
“殿下英明!伯温……代天下百姓,谢过殿下!”
“殿下之恩,伯温万死难报!!!”
……
一炷香左右。
武英殿内。
朱元璋刚用完一碗参汤,正拿着布巾擦嘴,动作带着行伍之人的利落。
毛骧如同幽影般悄步近前,低声道:“陛下,东宫那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