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寒门书生访怡红,诗会邀约暖人心 (第1/3页)
大婶顺着春螺巷的方向指了指,又补充道:
“不过现在估计还没开门,这几日都忙着筹备诗词大会呢,院里人都忙的脚不沾地。”
王思哲攥着那张皱巴巴的传单,指尖把“床前明月光”五个字捏得发皱。
他站在原地犹豫了片刻。
一边是对青楼的固有偏见,一边是对诗句的满心好奇。
可他终究还是被那几句通透的诗勾着,朝着春螺巷的方向走去。
青石板路越往里走越窄,两侧的商铺渐渐换成了低矮的瓦房。
风里飘来淡淡的桂花香,混着一丝墨香,倒比东市多了几分清静。
走到巷尾,果然看见一扇朱漆大门。
门楣上的匾额,怡红院三个字写得遒劲有力,没有半分风月场所的艳俗。
旁边挂着串红灯笼,灯笼面上没画露骨的美人图。
反倒用青线绣着几枝墨竹,风一吹,竹影晃荡,雅致得很。
门是关着的,却挡不住里面传出来的声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子读着真硬气!”
“念姐说这是写英雄的,我越读越觉得浑身有劲!”
是个女子的声音,清脆得像是檐下的风铃。
“你慢点儿念,我这鬼雄的雄字还没记下来呢……”
后面的话渐渐模糊,混着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的笑声,倒像村里私塾里姑娘们凑在一起读书的模样。
王思哲站在门外,听得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传闻中藏污纳垢的青楼?
分明是个安安静静读书的地方。
他正发愣,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穿月白长衫的男子探出头来。
男子手里攥着张麻纸,上面写着热搜榜三个字。
他长衫的领口浆洗得平整,只是袖口磨出了点毛边,眉宇间带着股书卷气,半点没有他想象中青楼龟公的油滑。
“公子请问您找谁?”
男子目露疑惑,语气温和。
王思哲这才回过神,慌忙把手里的传单递过去,声音有些发紧:
“我……我听说这里要举办诗词大会,想问问……这些诗,真是你们院里写的?”
男子笑了,侧身把他往里让。
“在下杜元介,是院里的小管事。”
“这些诗并非我院所作,来自一个叫蓝星的异邦前辈,译文是我们东家翻译整理出来的。”
王思哲跟着杜元介走进院子,刚跨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
戏台两侧挂满了艳红的绸带,风一吹就轻轻晃,绸带上贴着一张张洒金诗签。
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会当凌绝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