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书肆承印传暖意,帝旨推广惠寒门 (第2/3页)
世家子弟嫌它不够孤本的档次,寒门学子却连翻一页都不敢,倒不如怡红院两文一页的诗签。
“对了王掌柜,我家念姐还有个小要求。”
阿福忽然开口,指着抄本的右下角。
“每页右下角,都要印上怡红院监制五个字,字不用太大,但要醒目。”
王尤劲愣了愣,盯着抄本空白处看了片刻,忽然明白过来。
时念哪是不求回报?
只是她要的不是银子,是让天下人都知道,是怡红院把这些藏在云端的诗,亲手送到了寻常人的案头。
他拿起朱笔,在样稿右下角圈了个小框。
“成!就印在这儿,用朱砂色,保证显眼!”
阿福满意,拱手道:“那我就先谢谢王掌柜了。”
王掌柜摆了摆手,只听阿福继续:
“如此,我便先回怡红院复命了,念姐还等着我的消息呢。”
他刚走到书肆门口,就被涌上来的书生们围住,七嘴八舌的问话像潮水似的。
“阿福,这诗词集啥时候能开售啊?”
“我要预订五本!给乡下的同窗带回去!”
“能不能先留两本?我给我妹妹也带一本,她总说想识字!”
阿福被问得头都大了,笑着扬声道:
“大家别急!印好后会先贴告示,到时候来书肆排队就行,念姐说了,保证管够,绝不让一个想读的人空手回去!”
走出书肆时,烈日已经悬挂,然而却不像是夏日那般燥热。
回到怡红院时,戏台旁正热闹。
时念坐在石凳上,教姑娘们读诗,案上摊着诗稿,墨香混着桂花香。
浅醉正指着“知己”的注解,声音软软:
“这知己啊,就是不管你走多远,都懂你、信你的人,就像……”
姑娘们听得认真,连平日里最调皮的小丫头,都攥着诗签小声跟读。
见阿福进来,时念抬眸笑了笑,眼里的光比晨光还暖。
“成了?”
“成了!”
阿福快步走过去,把王尤劲的话一五一十学了一遍,末了还补充道。
“那王掌柜一开始还担心,后来听说您要印三千册,眼睛都直了,连说您是真为读书人着想!”
时念拿起案上的诗签,风一吹,上面的字迹也跟着轻轻颤动。
她的目光望向巷口。
那里,几个穿粗布衣裳的孩童正蹲在青石板上,用树枝临摹从怡红院捡来的诗签。
地面的字样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消息像长了翅膀,扑棱棱飞出春螺巷,落在盛京的大街小巷,连皇宫里都传得沸沸扬扬。
御书房的鎏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