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乔娘子乔章林番外:青槐深处有归途 (第1/3页)
怡红院的槐花开得最盛时,乔娘子总爱搬张竹凳坐在回廊下,手里捧着本翻旧的曲谱,指尖跟着檐角的风轻轻打拍子。
吴婶端着刚蒸好的槐花糕过来,见她又在看那本《蓝星杂曲》。
她忍不住打趣:“这谱子都快被你翻烂了,浅醉新排的《益州谣》你不瞧瞧?”
乔娘子抬头笑了笑,鬓角的碎发被风拂到颊边,衬得眉眼愈发温婉:
“旧谱子耐看,里面有段调子,我想学着弹给陆襄听。”
她指尖点在“慈母手中线”那页,纸面已经起了毛边。
正说着,巷口传来几个婆子的闲聊声。
大抵是说“乔编修如今在翰林院站稳脚跟,皇上赏了府邸,他姐姐却还守着怡红院这破地方,真是傻气”。
吴婶听得皱眉,刚要出去理论,却被乔娘子拉住。
“让她们说去。”
乔娘子把曲谱合上,声音轻得像槐花落在青石板上。
“住哪儿不是住?这儿有您的糕,有浅醉的戏,有念姐的话,比什么府邸都踏实。”
如今乔章林虽然已是官袍加身,但那又如何?
不是嫌弃府邸不好,而是舍不得这院里的烟火气。
暖夏绣活时总找她描花样,晚晴整理账册会喊她帮忙核数字,素心拿不准……
“乔娘子,发什么愣呢?”
浅醉抱着琵琶从戏台后走出来:
“新谱子填好了,你帮我看看这段调子,是不是太硬了些?”
乔娘子接过谱子,扫过上面的曲子,道:
“加段笛音试试?益州多山,笛音清越,能衬出栈道的险,又带着点烟火气。”
浅醉眼睛一亮,连忙让人去取笛子,乔娘子望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弯了弯。
旁人总说她是怡红院的“绿叶”,比不得浅醉能挑大梁,比不得晚晴会算账,可她偏喜欢这份安稳。
就像此刻,能为新戏添个音符,能帮陆襄掖好被角,能在乔章林晚归时留盏灯……
暮色漫过西厢房时,乔娘子正把晾干的槐花收进布袋,预备明日泡茶。
陆襄像只小雀儿扑进来,怀里抱着支木簪,黄花梨木的。
簪头雕着对衔花的雀儿,翅尾的纹路细得能看清绒毛。
“娘!你看舅舅给你买的!”
陆襄仰着小脸,辫子上还别着朵槐花:
“舅舅说这是盛京最出名的木匠雕的,你肯定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