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476章 时念番外二:春归

第476章 时念番外二:春归

    第476章 时念番外二:春归 (第3/3页)

  “老师,您教我的,我都记着呢。”

    许克勤拿起桌上的《蓝星诗词集》。

    “泉州的互贸点,我让户部加拨了银钱,各州府的民生讲堂,我派了新科进士去当先生。”

    “还有您最惦记的寒门学子,今年的《科举民生参考》,我让人加印了一万本。”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郑重:

    “您总说不想掺和朝堂,可您不知道,您早就成了南齐的根。”

    “可是,你明明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让我成为你的孩子呢?”

    “我多想……”

    时念下葬那天,泉州湾飘起了细雨,却挡不住前来送葬的人。

    队伍从苏家老宅一直排到码头,有白发苍苍的老渔民,拄着拐杖,一步一挪。

    有学子捧着《蓝星诗词集》,泪水混着雨水落在书页上;

    还有十二国的使臣,他们说“要送时先生最后一程”。

    许克勤走在队伍最前面,手里捧着时念的灵位。

    灵位上只写着“时念之位”,没有头衔,没有封号,但时念这个名字却比任何华丽的称谓都重。

    阿福跟在他身边,拐杖敲着湿滑的青石板,忽然哼起了当年阿福改编的《静夜思》:

    “院外灯笼亮,疑是地上霜……”

    周围的人也跟着哼,调子不工整,却透着股温柔,像时念还在时,怡红院的每个夜晚。

    一个月后,盛京皇宫的鎏金殿里,许克勤对着满朝文武宣布:

    “文博时念,一生致力于民生,传蓝星之智,启寒门之心,辅朕二十年,教朕以民为本,功在社稷,泽被四海。”

    “特追封帝师之命,入祀文庙,享世代香火。”

    圣旨读罢,满朝寂静。

    昌平公公站在殿下,望着御座上的年轻帝王,忽然想起泉州老宅的那个夜晚。

    那一晚,年轻的帝王跪在灵前,哭得像个失去了亲娘的孩子。

    他忽然明白,这道圣旨不是给死人的荣宠,是给活人的提醒。

    提醒每个为官者,该像时念那样,把心放在百姓身上。

    而泉州的苏家老宅,依旧有人打理。

    天井里的刺桐花每年都开得茂盛,戏台旁的模型区,时民安添了个新模型。

    一个穿着墨色旗袍的女子,站在民生讲堂前。

    她的身边围着渔民、学子、孩子,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像从未分开过。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总爱趴在模型前,听阿福讲“时阿婆的故事”。

    阿福的拐杖敲着地面,说:“你看,这院里的每朵花,每本书,都是时阿婆的影子。”

    风吹过天井,刺桐花的叶片轻轻晃,像是在应和。

    那个从蓝星来的灵魂,终究把自己活成了南齐的春天。

    落在泉州的泥土里,落在百姓的日子里,落在每个被她温暖过的人心上。

    岁岁年年,从未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