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蠢货称帝,江东归我! (第2/3页)
以为他是谁?高祖?光武?”
“不过是凭借父辈荫庇,窃居寿春的冢中枯骨,也敢妄图染指九五之尊!”
“滑天下之大稽!”
孙策的怒吼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充满了被愚弄的羞辱。
他并非忠于汉室。
这怒火,更多是源于一种被蠢货拖下水的暴躁。
想他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猛虎孙坚之子,何等人物?
却为了区区数千兵马,不得不屈身于袁术这个志大才疏的蠢货麾下,为其卖命。
他本以为袁术尚有几分争霸的价值,可以作为暂时的跳板。
谁曾想,此人竟愚蠢到自掘坟墓,在天下群雄环伺之际,公然称帝,把自己变成了所有饿狼眼中的猎物!
“主公息怒。”
一道清越温和的声音响起,悄然拂过孙策狂躁的心。
堂下不远处,一位身着月白长衫的青年文士安然跪坐。
他眉眼俊秀,嘴角噙着一抹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从容笑意,手中羽扇轻摇,将满堂的紧张与怒火都隔绝在外。
正是孙策的挚友与首席谋士,“美周郎”周瑜,周公瑾。
周瑜缓缓起身,走到孙策身边。
他先是瞥了一眼那卷竹简,随即目光转向暴怒的好友,微笑道:“伯符,袁术此举,于我等而言,非但不是坏事,反倒是天大的好事。何必为此动怒?”
“好事?”
孙策猛地回头,眼中的怒焰尚未熄灭,却烧出了几分困惑。
“公瑾,此话怎讲?”
“我等名义上仍是他麾下部将,他如今倒行逆施,天下诸侯必将群起而攻之!曹操、袁绍、刘表,哪个是善茬?届时战火烧起,我等身在江东,岂不也要被卷入其中,成为众矢之的?”
“此一时,彼一时。”
周瑜的笑容里,是洞悉一切的自信。
他走到墙边悬挂的巨幅天下地图前,伸出羽扇,先是在北方的冀州、兖州画了个圈,又指向中原的豫州、徐州,最后指向荆襄。
“伯符请看。”
“北有袁绍,坐拥三州,虎踞河北,正欲一统北方。”
“西有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正欲扫平吕布,觊觎徐州。”
“南有刘景升,坐守荆襄,坐山观虎斗。”
“这几人,谁不想称霸天下?谁又会容忍在自己的卧榻之侧,多出一个所谓的‘仲家皇帝’?”
周瑜顿了顿,羽扇轻轻一点袁术所在的寿春。
“袁术不听我等昔日之劝,一意孤行,此举无异于在黑夜中点燃火炬,将自己彻底暴露在所有猛兽的视野之下。”
“他以为得了传国玉玺,便能号令天下?殊不知,如今这乱世,靠的是刀,是兵,是粮草!不是虚名!”
“他此举,恰好给了天下诸侯一个名正言顺讨伐他、瓜分他的理由。”
“他已经不是我们的威胁。”
周瑜的声音带着一丝冷酷的笑意。
“他是一块人人垂涎的肥肉,一个即将腐朽的冢中枯骨。”
听着周瑜条理清晰的分析,孙策眼中的怒火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亮。
他紧绷的嘴角慢慢上扬,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公瑾所言极是!我竟被一时之怒冲昏了头脑!”
“袁术这个蠢货,是在自寻死路!”
“如此一来,天下诸侯的目光都会聚焦在寿春,我等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名正言顺地与他划清界限!”
“正是此理。”
周瑜颔首,笑意更深。
“袁术称帝,给了我们最好的借口。我们只需上表朝廷,痛陈其罪,便可彻底切割。”
“从此,江东,便是我们的江东!”
“再也无人可以对我们指手画脚!”
“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啊!”
孙策心中郁结之气一扫而空,忍不住仰天大笑,笑声豪迈,震得梁上尘土簌簌而下。
他一把揽住周瑜的肩膀,用力拍了拍,双目放光。
“公瑾真乃我的子房!经你这一点拨,我茅塞顿开!”
“袁术一心做他的皇帝梦,必然无暇他顾,这广袤的江东六郡,岂不就正好便宜了我们兄弟?”
“谁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