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你用手抬上去吗? (第2/3页)
胡闹了?”他摇着头,对身边的陈康年说:“老陈,你看到了吧?这就是他解决问题的方式!纯粹是瞎指挥!”
陈康年没有说话,他的眉头紧锁。
他看不懂。
但直觉告诉他,陆扬不像是在开玩笑。
很快,伴随着一阵嘎吱作响,一台明显小了一圈的五吨天车,被从隔壁车间开了过来,停在了那台十吨天车的旁边。
一大一小两台天车,静静地悬在半空中。
“陆总工,这……”负责操作天车的老技术员,也是厂里最有经验的起重师傅,他一脸为难地走过来,“这两台车,并在一起也吊不起来啊。它们的运行轨道和控制系统都不一样,没办法同步,强行吊装,只会导致受力不均,到时候炮管在半空中打转,会出大事的!”
老师傅的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陆扬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紧张。
他蹲下身,捡起一块地上的粉笔,就在那布满油污的水泥地上,开始画起了图。
他画得很快。
几条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两台天车和炮管的位置。
然后,是密密麻麻的箭头和数字。
“这不是简单的并联。”陆扬一边画,一边头也不抬地解释道,“我们利用两台天车的高度差和位置差,建立一个不对称的杠杆力臂。十吨的主天车,负责主要的垂直起吊力。五吨的辅助天车,不负责承重,只负责提供一个反向的水平拉力,用来平衡炮管的重心偏移。”
他的粉笔在地上飞快移动,一条条代表钢缆的斜线,从炮管的不同位置,连接到两台天车的吊钩上。
“关键,在于挂点和角度。”
陆扬在炮管的图样上,重重地点了三个点。
“主吊钩挂在这里,两个副吊钩呈三十七度角,分别挂在这两个位置。起吊时,主天车垂直向上,副天车以每秒零点零五米的速度,向侧后方平移。”
“这样一来,三股力量会在空中形成一个动态的三角形稳定结构。炮管的重量,会被分解。而它的重心,将永远被锁定在三角形的中心!”
陆扬说完,站起身,丢掉了手里的粉笔。
地上,一幅清晰无比的受力分析图,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