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换回来了? (第1/3页)
镇远侯府,是开国勋贵四王八公十二侯中的一家,并不似林府以诗书传家。
勋贵与仕林有天然的隔阂,如今镇远侯府家境又不显赫,寻得廪生为师,恐怕也费了一番周折。
毕竟先前被气走的那业师,并没有提及过是廪生的身份。
所谓廪生,便是科举过了前三场童试,即县试、府试、院试,取得了秀才的功名。
廪生又是其中的佼佼者,要在学政的定期考核中名列前茅。
待遇也比一般秀才更高,每月都可享用朝廷供给的廪米一石。
而这样的人京城也仅有八十个。
可以说镇远侯夫妇,为了她这个“李宸”也是颇用心思了。
家庭和睦,每日屋内读书都不被干扰,只需夜前请安,来去自由,更被府里的下人捧在手心,这种感觉真还不错。
林黛玉甚至觉得,若是父亲与她并没处在一方世界,就这样做他们的儿子,勤于举业,考取功名报答二人的包容呵护之情,也算不错的一生了。
由此,林黛玉便更是上心读书。
镇远侯夫人邹氏还怕她辛苦常常送些瓜果蜜饯进来探视,虽不比荣国府轻易能吃到的燕窝更滋补身心,但饱含舐犊之情的瓜果,让林黛玉也觉得十分可口。
“宸儿,娘亲将这套新衣服便放在这儿了,明个西席邢先生来,可千万记得早起来迎。你爹爹他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费尽周章请来的业师,若是又被你气走了,娘亲也不敢担保你爹爹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明白,娘亲放心吧。我不会给您出糗的。”
“好孩子。”
邹氏轻抚着林黛玉的后脑,从她身旁起身,“今个就早歇下吧,别再点灯熬神了。”
“嗯,娘我送送你。”
邹氏笑颜如花,自从前些日子小儿子开悟,她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眼角生出堆积感,邹氏忙抬手抚平,长舒了口气,“嗐,宸儿若是一直这般乖巧懂事,还不知这一日日我脸上得多生出多少褶子来。”
林黛玉含笑将她送出门,“娘亲还年轻着呢,发丝都未见落银,外出定会被人当做闺阁的小姐。”
“你呀,嘴里含着蜜一样。等明天在先生面前好生表现,比什么都强。”
话锋一转,邹氏又垂头道:“不过,你也不用太紧张。听你兄长传信说,他在边关立了战功,可能会被提拔,再不济往后也能照应你一二。”
林黛玉轻点着头,没再辩驳。
目送邹氏出了院门,林黛玉暗暗给自己鼓了鼓气。
小小考评,她将会以自身学识惊艳那业师。
在未考之前被冠以神童的称号,传扬于仕林,更易于拜到更资深的儒师门下。
而且有了名声,资助攀附者也会更多,到那时府内的开销压力也能减轻些。
林黛玉考虑的面面俱到,远超她先前在荣国府时顾虑的事了。
果然,有急于待做的事,连她也顾不及悲春伤秋。
剪了灯芯,林黛玉合衣躺下,心底又默背了遍《幼学琼林》,才浑浑噩噩地睡了过去。
竖日,
林黛玉一早醒来,准备照常梳洗,换上昨晚邹氏特意留下的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