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精神折磨 (第3/3页)
李欣悦便体会到了这种“关怀”。
她去领饭食时,一向刻薄的厨娘居然给了她一份与其他杂役一样的、甚至菜里多了几片肉的份例。
上官月“偶然”路过她清洗恭桶的地方,丢下一句“真是可怜,好歹也曾是读书人”,语气竟带着几分“惋惜”。
连掌院嬷嬷都把她叫去,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安分守己,或还有出路。”
这种突如其来的“善意”,比直接的恶毒更让她毛骨悚然。
她们想做什么?
麻痹她?
还是……在酝酿更可怕的阴谋?
她心中的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夜里,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她惊醒,握着从杂物间找到的半截锈剪刀,直到天明。
精神上的消耗,远比肉体的劳累更折磨人。
几天下来,李欣悦眼下出现了浓重的青黑,人也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
李平安敏锐地察觉到了孙女的异常。虽然李欣悦极力掩饰,但她眼中深藏的惊惧和疲惫,瞒不过他的眼睛。
“悦儿,书院里,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事?”
晚饭时,李平安放下碗筷,沉声问道。
李欣悦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颤,低下头,扒拉着碗里寥寥几粒米:
“没……没有,就是有点累。”
李平安看着她瘦削的肩膀和苍白的脸色,心中疑云大起,更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赵家父子,绝不可能善罢甘休。明面上的打压暂停,意味着暗地里的手段可能已经开始!
他必须更快!必须在对方的毒计得逞之前,找到足以扭转局面的关键!
夜色中,他再次出门,目标明确——他要去找那个在吏部卷宗房外,与赵无庸对话的、被称为“钱书办”的人。此人能负责“清理”证据,必是赵无庸心腹,但也可能……知道得太多,反而成为突破口。
然而,当他按照打听到的地址,找到钱书办家时,却发现那里大门紧闭,邻居说,钱家前两日突然举家回乡探亲去了。
李平安站在那扇紧闭的门前,心中凛然。对方动作好快!已经先一步将可能的人证调离了京城!
线索,似乎又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