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科举制寿命就三百年!黄巢续命科举制! (第1/3页)
“这,后面为了选人用人,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情?”
“我大秦太短,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
大秦,看着听着林啸传播的知识内容,始皇不觉嘴巴干涩,脸色涨红,心头失落心虚。
他完全没想到,一个关于选人和教育的事情,还能衍生出这么多故事。
而他自诩为还做了许多事情,到了他这里,一句禁止私学就完了。
“抓学习教育,朕也不知道怎么抓啊?”
“比起让大家学习,那什么匈奴,以及……”
刘邦对此倒是不以为意,反而很赞同林啸说法,他的目光落在英布、彭越等人身上,没说出后半句话,比起什么异姓王和匈奴的威胁,学习教育这事情,真的要放在后面一点了。
“大汉七十年的休养生息……”
“七十年后,汉武帝刘彻为了与匈奴决战,察举制……选拔更加优秀的人才。”
汉文帝刘恒倒是注意到了林啸说察举制时候,透露的一些信息,他精准的抓住了七十年,与选拔人才这两个关键点。
皇帝当到他这地步,他的确发现,人才难得,尤其到他这一代,第一代功臣集团的功臣们死得差不多了,治国领军人才,面临一个青黄不接的地步,唯有周勃之子周亚夫勉强让他满意。
这个察举制一出,倒是为他提供了寻找人才的方式。
“察举制的弊端?世家大族操控?”
汉武帝倒是眉头一皱,发现了董仲舒提供的察举制没考虑到的缺点,他目光出现一缕疑惑,什么叫世家大族?当前他的大汉,有世家大族么?
就本地豪族吧?
功臣集团留下来的。
但这些豪族对比那些郡国,还是不足为虑啊?
“九品中正制,根据人的家世、道德、才能评定等级,授予官职……”
三国,许都,曹操倒是也看向曹丕和陈群,尤其是看向陈群,没想到这家伙,还能提出如此有建设性的选拔人才的体系,这倒是对他当前有用。
“什么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世家垄断官场的工具?”
魏文帝时期,曹丕再次看向陈群,陈群给出这个方案,也没细说九品中正制的缺点,亦或者,早就知道这种缺点,才更加放心使用?
曹丕的目光,看向文武百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