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选择 (第2/3页)
,这三个选择各有优劣。
其中出逃南方无疑最为稳妥,南方诸国对于这种主动归顺的向来来者不拒,而他手下都是骑兵,突围逃离的成功率至少有九成。
而等赵匡胤建立北宋,消灭南方诸国结束割据还有三十多年,到那时他都五十多了,半辈子已经过去,只要识相点安度余生应该不是问题。
但缺点就是他这种降将大概率不会得到重用,而从历史上看,南方诸国基本没有锐意进取之心,他一个归顺后不受重视的小人物也绝难逆转这种趋势,只能坐等灭亡,庸庸碌碌过完这一生。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缺点,只是穿越一回如此一事无成,实是让人有些不甘。
次之则是降晋,反正这些年皇帝轮流做,大家降降叛叛已经习以为常,投降根本不算什么污点,唯一的问题是他的出身不好,属于李从珂的亲信,即便主动投降也指不定什么时候被新皇帝猜疑,到时随便找个理由把你满门抄斩了。
尤其是石敬瑭本身也不是什么善茬,进洛阳之后可是杀了好一批人。
历史上,连他的岳母也就是本朝太后,情愿跟着养子一起上玄武楼自焚也不愿意投降这个女婿,可见一般。
而且石敬瑭这个儿皇帝的名声也让他顾虑重重,认一个小他十岁的狄夷皇帝为父,也亏石敬瑭拉的下这个脸,但凡换成后汉或者后周他都没这么难受。
最后也就是继续拥唐,唐朝虽然已经危如累卵,但南边和西边还有不少州府尚属大唐治下。
后唐毕竟立国十四载,号召力还是有的,原本历史上之所以后唐那么快灭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从珂带着一大家子集体自焚,王朝没了继承人,还忠于后唐的兵将想要抵抗都没个旗帜,只剩下投降这一条路。
如果李从珂或者某位皇子在洛阳城破之后能够带人突出去号召余部继续抵抗,只要能够站稳脚跟,未必没有机会以待时变。
毕竟石敬瑭的后晋很不得人心,尤其是割让燕云十六州,向契丹狄夷认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