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拥立 (第2/3页)
许安已经想明白了,虽然李从珂和李重美没能救出来,但救出来两人的儿子,一个皇子一个皇孙,仍然可以奉为正朔。
但问题是这两人都不足十岁扛不起大旗,这个时候作为皇室唯一存活的成年人,赵国公主李幼澄就成了皇室的代表。
所以许安现在需要得到这位公主殿下的支持。
就在此时,他又想到了袖子中那方玉印,不经神色一动,当即跪下取出玉印高举头顶道“今国势衰微,万民待拯,二位皇子年纪尚幼,值此社稷存亡之际,臣请公主殿下仿前唐太平公主之例,参知政事,监理国事,重振山河。”
“传国玉玺。”看到那方玉印,好几个老臣当场惊呼出声。
不过随即,众人的目光就死死落在了许安身上。
这个家伙好大的胆子,一个小小的都虞候竟然敢带头劝进,这完全于礼不合。
但即使如此,现场却没人阻止,无他,因为朝廷现在需要这么一个监国。
但两皇子年龄都太小,担不起大任,而李从珂这一系成年的就只剩这位公主了。
而且监国毕竟不是皇帝,转圜余地很大。
“臣请公主殿下监国。”
许安身后,在几位将官的带领下,“哗啦哗啦”跪倒了一大片士兵。
得到了武力的支持,面对众多兵将凶狠的眼神,在场文官们也一个个跪倒在地。
其中还包括三司使张延朗以及同平章事韩昭胤两名宰相,总算让这个劝进不算是太儿戏。
李幼澄也是果决之人,接过许安手中的传国玉玺,神情庄重道“先帝蒙难,家国危亡,值此生死存亡之秋,本宫秉承先帝遗志,监理国事,还望众卿全力相助,本宫在此先行谢过。”
“监国千岁千岁,千千岁。”群臣当即三跪九叩,确定君臣名分。
李幼澄稍作思索便看向许安问道“许虞侯,如今叛军入城,你看该如何应对?”
许安对此早有打算,毫不犹豫的答道“殿下,叛军势大,不可正面力敌,臣意,趁叛军还没有彻底掌控京城之前,臣愿护送殿下与二位皇子突围。
臣进宫前已命从马直人马在曜仪西门外等候,还请殿下与两位皇子速速移驾,先突围出城再图大计。”
一听有上千骑兵在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