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修真版大明 > 第十章 清流开会

第十章 清流开会

    第十章 清流开会 (第3/3页)

    周延儒摸了摸头上的帽子,阴恻恻地道:

    “就按成大人说的办吧。”

    成基命见众人达成一致,一锤定音道: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诸位即刻行动,务必将此意传达至每一位友人府上。明日皇极殿,我等共进退!”

    众人纷纷起身离去,分头奔向京城各个方向的官员宅邸。

    而街角马车内的崇祯帝,缓缓收回灵识,嘴角勾起一抹带着浓浓讥讽的笑意。

    “清流?气节?廉洁奉公?”

    对不知全貌的大明士子来说,或许如此。

    但对拥有前前世记忆的朱幽涧。

    呵呵。

    这些东林党人,表面上冠冕堂皇,忧国忧民。

    实则不过是精于算计,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罢了。

    所谓的清廉形象,很大程度是在与腐败透顶的魏忠贤阉党进行斗争时,被“反派”塑造衬托出来的。

    加之清初编纂《明史》时,出于特定的政治需要,对东林党多有褒扬,进一步固化了这一错误印象。

    剥开这层光鲜的外衣,绝大多数东林党人,出身于江南地主家庭。

    他们的根基,是遍布苏松常杭嘉湖等地的万顷良田。

    江南是此时大明的经济命脉所在。

    纺织、制瓷、漕运、盐业、海外贸易极其发达,财富积累惊人。

    许多东林党人的家族,直接或间接涉足这些利润丰厚的工商业,或与新兴的市民阶层、工商业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东林领袖顾宪成、高攀龙。

    再例如,钱龙锡本人就是松江府士绅,与江南利益集团血肉相连,在内阁代表江南的直接利益。

    但东林党的基本盘,与其说江南,实际是遍布全国的士绅地主。

    例如韩爌、李标。

    虽是北方人,却与江南士绅同属一个社会阶层,根本利益一致,这才会积极反对“与民争利”,强调“藏富于民”。

    ——这里的“民”,指的是工商业主与士绅,而非黎民百姓。

    如今,面对长生仙缘,他们首先考虑的,并非如何强国力、灭外患;

    而是如何维护清流形象,如何在这场利益博弈中不吃亏、不露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