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聚陆同疆】 (第2/3页)
声宣读:
“第二项国策,名曰【衍民育真】。”
“自崇祯三年始,以两百年为期,使我大明仙朝治下之总丁口,增至……一千亿!”
“一千亿?!”
殿内瞬间炸开了锅。
如今大明在册人丁尚且万万。
一千亿是何等概念?
一千个大明的人口总和!
不少旁听席的官员头晕目眩,几乎瘫软在地。
“荒谬!实在荒谬!”
“纵是鸡豚犬马,也生养不了如此之数——”
“人非草木,更非蜉蝣,要吃喝拉撒,要穿衣住房,如何养得了这许多?”
“千亿之民,光是每年消耗的粮秣,都能把泰山压垮吧?”
“又与复兴仙道有何干系?”
见王承恩有些应付不来场面,曹化淳双手虚按,示意众人安静,按照崇祯之前的口述笑着解释: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
“真武大帝垂示,欲使我界【天道】诞生,必先使【天意】充盈。”
“而【天意】与修士多寡息息相关。”
“据陛下推演,此界至少需有三百万修士同心同德,方能使【天意】浓郁至足以孕育【天命】之境地。”
“人族之中,身具先天灵窍、可踏入修行之途者,概率大抵为十万分之一。”
“换言之,欲得三百万修士,便需有三千亿丁口为基!”
“陛下仁德,体恤诸位艰难,已设法将此目标降至一千亿。”
“此乃最低之限,不容再减!”
曹化淳说完,连忙对王承恩眼神示意。
不待众人从冲击中缓过神来,王承恩拆开第三个信封:
“第三项国策,名曰【朔漠回春】。”
“其旨在于:将漠北苦寒之地及天下荒漠,尽数改造,化为繁衍生息之沃土!”
王承恩转向天下舆图,手指先划过北方那片广袤的、标明“西伯利亚”的酷寒之地,又点向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曹化淳补充道:
“千亿丁口,所需屋舍、田地、城池、道路何其浩繁?”
“仅凭大明当下疆域,与已知天下沃土,远远不够。”
“故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