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章 (第2/3页)
经验,应该是府中其他姨娘,甚至是……夫人做的。
*
李妈妈收下银子后,果然使了些手段。
府中暂时只是将张厨娘关押在柴房,并未立刻发落。
但风声鹤唳,人人避之不及,都知道张厨娘这次怕是难逃一劫。
石韫玉心知时间宝贵,她不敢明目张胆的打听,只能凭借八年来对府邸的熟悉,小心翼翼观察倾听。
她先是留意负责给碧荷苑送桃花糕的,是小丫鬟春杏。
春杏被叫去问过话,没多久就放了回来,此刻吓得魂不守舍,一直缩在角落里抹眼泪。
石韫玉端了碗水过去,轻声安慰了几句。
俩人说了一会儿话,春杏止了哭。
她没有直接问,搭了几句闲话,套出点内院的情况,以及当时内院管事妈妈如何盘问。
感觉对方慢慢放松了心神,才装作不经意的开口。
“哎,好在管事妈妈明察,把你放回来了。话说这事也真是奇了怪了,张妈妈做了这么多年桃花糕,怎么就这次出事了。”
“送的人没问题,那还能有什么?难不成是路上有人调包?”
春杏抽噎着:“我当然没有问题,今早从厨房提了食盒,直接就往碧荷苑去了,没走多远还碰到打扫的张婆子,打了招呼呢。”
“管事妈妈放我回来,也是张婆子去作证。”
石韫玉眸光一闪:“食盒一直没离手吗?”
“没有……不对,等等,”春杏努力回忆:“快到碧荷苑时,我肚子突然有些不舒服,就把食盒放在廊下的石凳上,赶紧去旁边净房了,就一会儿的功夫,很快就回来了。”
石韫玉温声引导:“放在廊下时,周围可有人?”
“好像没有吧,就我一个人。”春杏茫然摇头。
石韫玉没说什么,又安慰了几句,转身走开了。
下午厨房忙着准备晚膳,无人再关注桃花糕的事。
她借着去后院倒灰的机会,悄悄溜到靠近碧荷苑的那段回廊,仔细观察春杏提到的石凳附近。
回廊打扫的很干净,青石板地面光可鉴人。
她俯下身几乎贴在地面上细细查看。
终于在石凳腿不易察觉的缝隙里,发现了一点极细微的淡黄色粉末。
她用指尖蘸取一点,凑近鼻尖,闻到一股淡淡的苦味,还夹杂着腥气。
这是什么东西?她心跳加速。
府内有自己的药房,但那是为主子们服务的,她一个烧火丫头根本无缘得见,更别说提去询问了,而且此事不宜声张,只能去外面的生药铺打听。
石韫玉寻了个由头,告假片刻说是昨日劳累,有些头晕想歇息一小会儿,说着给管事妈妈塞了串铜钱。
管事妈妈正心烦,得了钱便松了口,挥手让她去了。
她没有回去,绕到后院僻静地,从一处平日堆放杂物的角落矮墙边,小心翼翼搬开几块松动的砖石。
这是一处狗洞,原本是给府里养的细犬进出用的,后来那狗死了,这洞也被遗忘堵塞。
她迅速钻出洞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打开帕子遮脸,快步走向府邸后街。
这条街的尽头,有一家济安堂生药铺,门面不大,平日里都是些普通百姓来看病抓药,府里的下人门有个头疼脑热也是来这里。
药铺里弥漫着浓郁的草药气味。
坐堂的老郎中正在给一个妇人诊脉,柜台后的小学徒正擦拭药碾子。
见石韫玉进来,小学徒抬头道:“小娘子抓药还是问诊?”
石韫玉拿出个干净帕子,递过去故作担忧道:“小哥,劳烦帮忙看看,这是我在家中小孩玩耍处发现的,闻着古怪,怕他误食了不好的东西,不知是何物。”
小学徒接过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有些拿不准,转身递给了闲下来的老郎中。
“师父您瞧瞧这个。”
老郎中接过帕子,粘起一点粉末,在指尖搓了搓,又置于鼻下嗅。
过了片刻,眉毛一拧:“小娘子,此物带腥苦气,色泽淡黄,依老夫来看,像是麝香药粉。”
“此物药性峻烈,活血通经之力甚强。孕妇尤为忌之。若误食后果不堪设想,一定要收好。”
石韫玉脸色微变。
果真如此,是有人趁春杏离开的间隙,把麝香粉混入了桃花糕。
她谢过老郎中,付了几文咨询的铜钱,匆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