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绩效?策惊众人! (第1/3页)
致知小筑坐落在院学西侧一角,被一片竹林环抱着,环境清雅。
顾铭走到属于自己的丙一班学堂门口时,里面已经坐了十余名学子,大多在低头温书,气氛安静而专注。
学堂的陈设比想象中要简朴,一色的桐木桌椅,透着一股沉稳的岁月感。
一位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留着三缕长髯的夫子正端坐于讲台之上。
顾铭走到讲台前,躬身行礼。
“新晋学生顾铭,顾长生,前来报到。”
他双手将自己的乌木学牌奉上。
那夫子抬眼,目光如鹰隼般在他身上扫过,接过学牌一看,淡淡地“嗯”了声。
“魏清远,丙班的经义与策论夫子。”
他简单地自报家门。
“寻个空位坐下吧。”
“是,魏夫子。”
顾铭依言在后排一个空位坐下,将书箧放在一旁,取出笔墨纸砚。
不多时,卯时的钟声敲响,魏夫子清了清嗓子,学堂内瞬间鸦雀无声。
“今日,我们论‘以工代赈’。”
他将手中的书卷放在讲台上,开门见山。
“朝廷行此善政,发钱粮,雇佣流民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本是利国利民之举。既解流民之困,又兴地方之利。”
“然,善政之下,亦有沉疴。”
魏夫子话锋一转,声音陡然严厉。
“常有官吏上下其手,克扣钱粮;亦有流民心生懒怠,出工不出力,以致工程糜烂,民怨沸腾。”
他停顿片刻,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学子。
“尔等以为,当如何防微杜渐,使善政不沦为恶政?”
学堂内一片寂静。
这个问题,是策论中的常见考题,却也是最难答好的题目之一。
片刻后,有学子起身,引经据典,说的无非是“加强监察”、“严刑峻法”之类的老生常谈。
魏夫子听了,不置可否,只是让他们坐下。
一连几人,皆是如此,他的眉头渐渐皱起,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失望。
他的目光在学堂中逡巡,最终,落在了顾铭这张陌生的面孔上。
“顾铭,来说说你的看法。”
刹那间,全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