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真正有用的办法 (第3/3页)
向彻底变了。本来还有些想法的村民,这会儿也都打消了念头。是啊,齐文昊再有本事,那也是写戏文的本事,跟种地存粮,根本不是一回事。
祠堂里的争论,很快就传到了齐文昊的耳朵里。
这时候,他正在家里。
屋子里,新买的细棉布铺在桌上,李云婉拿着剪刀,正小心的比划着。她从没做过针线活,动作很笨。
齐文昊就坐在她旁边,手里拿着一根炭笔,耐心的在布上画着样子。“你看,这里是袖口,要多留三指的宽度……对,就这样,别怕,剪坏了咱们再买。”
他的声音很温和,让李云婉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李云瑶和李云兮则在一旁烧水煮茶,屋里暖烘烘的,和外面下个不停的雨好像是两个世界。
一个邻居家的小孩冒着雨跑来串门,嘴快的把祠堂里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齐文昊脸上的笑没了,皱起了眉头。
“夫君,他们……他们太过分了!”李云瑶气得把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放,“你写的是千古名篇,怎么到他们嘴里就成了不正经的戏文!”
李云婉也停下了手里的剪刀,担心的看着齐文昊。
齐文昊摆了摆手,让她们别生气。他没理会孙夫子和王二那些难听的话,脑子里想的是另一件事。
粮食发霉。
这对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是能毁掉一个家的大事。孙夫子那些通风晾晒的法子,根本没用。
而他,恰好知道一个真正有用的办法。
他心里冒出一个念头。
靠着《梁祝》赚来的银子和名声,终究是虚的。想要在这个村子,这个时代真正的站稳脚跟,受人尊敬,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解决他们最根本的难题。
这一次,是个好机会。他要的,不只是银子,更是人心,是让村里人服气!
想到这里,齐文昊站起身,对着三女柔声说:“你们在家待着,我出去一趟。”
他没去祠堂和那些人争辩,而是拿了把伞,直接往村长家走去。
村长正坐在自家屋檐下,对着院子里的一片积水唉声叹气。看见齐文昊来了,他连忙起身,苦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