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义助老翁 (第3/3页)
,慨然长叹。
    “柳兄所言,深得我心。”齐文昊点了点头。
    从望江县的修渠引水,到高家村的宗族械斗,再到刚刚街上那鲜明对比的一幕,都让他对这个时代的认知,愈发深刻。
    “齐兄对民生实务的见解,鞭辟入里,远超寻常秀才,不似死读书之人。”柳乘风越聊越是心惊。
    他发现,齐文昊的许多看法,都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空谈,而是有着清晰的逻辑和解决思路,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
    “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齐文昊谦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柳兄可知,此次乡试的主副考官,是何人?”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是他一早就想打听的事。
    听到这话,柳乘风脸上的轻松之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他从随身的书箱中,取出一份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册子,递给了齐文昊。
    “主考官是翰林院的王学士,此人学问扎实,为人古板,最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只要文章做得四平八稳,便不会差。副主考官则是咱们省里的提学大人,据说性情随和,不拘一格。”
    齐文昊翻看着册子,上面详细记录了两位主官的籍贯、喜好、文风,甚至连他们以往主持过的考试题目,都搜罗在内,可见柳乘风是下了苦功的。
    “这二人,倒还好说。”柳乘风的手指,点在了册子末尾,一个分考官的名字上。
    “齐兄,此人,我们要格外小心。”
    齐文昊的目光,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那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三个字。
    周明。
    竟是那个在望江县,与赵员外沆瀣一气的周明!
    齐文昊的眼神,缓缓眯了起来。
    他没想到,这条毒蛇,竟然也跟到了省城,甚至还摇身一变,成了决定他们这些考生前途命运的考官之一。
    “柳兄也知道此人?”齐文昊不动声色地问道。
    柳乘风的脸色很不好看,他压低了声音:“岂止是知道。此人原是咱们邻县的教谕,我一个同乡,去年就是栽在了他的手里。”
    “哦?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