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出发京城! (第3/3页)
昊家的方向。
看到这副场景,齐文昊心头一震。
齐文昊鼻子一酸,脚步也沉重起来。
他一步步走到人群前面。
村里唯一的老秀才颤颤巍巍的从人群里走了出来。他头发花白,腰都快直不起来了,手里却宝贝一样捧着一本旧书,书页泛黄,边角都卷了。
“文昊…这是…这是我当年进京赶考时,自己抄的《会试策论解析》。”
老秀才的声音沙哑,他把书递过来,齐文昊看到,上面用朱砂笔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批注。
“我没本事,当年就输在策论上。”老秀才脸上有点苦涩,“这里面,都是我当年答错的地方,还有一些自己想的心得…你拿去,路上看看,说不定能有点用。”
这本书里,是一个读书人一辈子的遗憾和寄托。
齐文昊郑重的接过书,对着老秀才深深鞠了一躬。
“先生,学生记下了。”
这时,村里的王二也抱着东西挤了过来。
“文昊!饿了吧?俺家婆娘刚烤的红薯,还烫着呢!”
他把两个冒着热气的烤红薯往齐文昊怀里塞。
可能是太急了,一个没拿稳,一块滚烫的红薯泥蹭在了齐文昊新棉袍的袖口上,留下了一块黄色的印记。
“你这笨蛋!”
跟在后面的李云瑶一看,当场就急了,两手一叉腰,眉毛都竖起来了。
“哎,没事没事。”
齐文昊却笑了起来,他看着袖口那块污渍,一点没生气,反而大声对大家说。
“这叫开门红!沾点咱们村的烟火气,到了京城,才好中榜!”
村民们也跟着笑了起来。
一个妇人走上前,把几个热乎的煮鸡蛋塞进他的行囊。
另一个老汉,把一包硬邦邦的烙饼也塞了进去。
接着,一个又一个村民默默的走上来,往他的包里塞东西。
他们不说好听的祝福话,只是用这种最实在的方式,想把全村最好的都让他带走。
齐文昊看着这些朴实的脸,看着那个快被塞爆的行囊,胸口发堵,眼眶也热了。
他猛的后退一步,整理了一下衣服,对着眼前的父老乡亲,深深的弯下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