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我想把孩子买回来 (第2/3页)
转头,看清来人后,原本黯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连忙丢下凿子站起身,搓着双手快步迎上来,语气急切:
“唉?是你啊小兄弟!快说快说,又想打什么物件?”
“这次要做两个大件,一个今天就得要,天黑前我得离开,另一个可以缓几天。”李逸开门见山。
听说有两个活计,王石匠更是喜上眉梢,拍着胸脯保证:“好说好说!小兄弟你的活,我肯定做得又快又好,保准让你满意!”
李逸当即蹲下身,在地上用树枝画出石磨和石碾子的模样,细细说明尺寸。
石磨和家里现有的大小差不多,只是在研磨齿的细节上稍作修正,石碾子则要做个大号的,配上个厚重的磨盘。王石匠虽不清楚这些物件具体用途,却知道有活干就有米粮,家里紧巴巴的日子总算能松快些。
这么大的石碾子,搬运石料本就不易,连工带料的价钱足足是石磨的三倍。
王石匠怕李逸嫌贵,主动让了六十钱:“小兄弟,你常来照顾我生意,这点钱就算我给你让利了。”
李逸见状索性追加了订单,又让王石匠再做一个小一些的石磨,后续他打算用它研磨黄豆,磨出豆浆后好制作豆腐”
这样一来,他可以分批次来取,王石匠手里有活干也不用闲得心慌。
李逸痛快地掏出一半铜钱作为定金,沉甸甸的铜钱落在王石匠手里,让他瞬间有了底气,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天黑前准保给你赶制好一个!”
从王石匠那离开,李逸又去了杂货铺,买了些粗盐和豆豉,入冬后盐价涨了两成,他索性多买了十几斤囤着。
随后又去布行挑了两米细密的纱布,这是做豆腐时过滤豆渣的必需品。正要离开时,他的目光落在了货架角落的几卷绸布上,布料色泽鲜亮,手感光滑细腻。
乡里不比县城,百姓大多买最便宜的麻布和葛布,这几卷绸布怕是一两个月都卖不出去。李逸脑海中瞬间闪过三个女子的模样,手指摩挲着布料盘算。
湖水蓝给心月,衬她清冷气质。
胭脂红给雪儿,配她活泼性子。
月白给巧倩,显她温婉。
还有一卷嫩黄,留着做些小配饰,一番讨价还价后,他以四百二十钱一卷的价格买下四卷,这价钱比县城便宜了近百钱,逢年过节赶上个什么日子,价格还要更高。
正午时分,药铺里飘起馒头的香气。小六和陈掌柜咬下一口松软的馒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两个字:好吃!
乡里冬日最常见的菜就是萝卜,大白菜还未普及,葱和蒜产量也低,荒年里农户们连粟米都吃不饱,哪里有心思种这些。
李逸在集市上看到有卖葱的,价格不贵索性买了一大捆,打算回去弄个木槽,在屋里种上,吃的时候随时现摘,穿越前,农村的奶奶就总这样做,一到冬天屋里一盆盆的都是大葱,甚至花盆里都要种上。
陈玉竹解了心病,吃了几顿饱饭,气色好了许多,有小六在旁帮衬也能应付些琐事。李逸和秦心月便不再逗留,起身告辞。
临上车前,陈玉竹一直送到门口,望着骡车渐渐远去,美眸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到石匠铺取了赶制好的石磨,稳稳地装上车,骡车缓缓驶出乡里的土城门。
秦心月坐在骡车上,看着两侧缓缓退走的景色,心中竟生出几分归属感,虽说在大荒村住的时日不长,可这里有李逸,每天跟着干些活计,是她这一年漂泊从未有过的安定。
临近大荒村,李逸指着前方一大片荒芜的土地,笑着打趣:“心月,来年开春,夫君要在这里开垦十亩良田,到时候你可就不是什么女侠了,是我的农妇喽!”
秦心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
“我本就不是什么女侠,不过是个落难女子。嫁夫从夫,夫君让我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