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封王 (第2/3页)
好了,他是直接坐享其成的,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难,所以他骨子更像是一个纨绔子弟,只有当别人威胁到他的地位,或是威胁到他身边亲近的人,他才会表现得像一个皇帝,他更多的时候则是在享受生活,要不然他也不会把东吴五千多宫女全部纳入后宫,这齐王一死了,就感觉大事以定,又可以享乐了!不过武帝对自己还是不错的。
这东宫到太极殿的距离可不短,这路程等于绕了皇宫半个圈儿,所以自然是有人抱着司马遹去的,虽说这皇宫之中有轿子,但司马遹可不喜欢那又颠又簸地感觉,让人难受得想吐又吐不出来,他前世的时候就晕车,想不到现在还“晕轿”?
到了太极殿的时候,武帝坐在上首,下面席上跪坐着荀勖,两人正在说着什么话,看样子聊得很投机,两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让抱着自己的宫女放自己下来,司马遹一步跨进去,人还没到,这小嘴儿里却道,“皇爷爷,您在说什么,说得这么高兴啊?”
武帝曾经下旨,只要是皇孙来了,不用通传,直领进来就行了,所以司马遹才会这么顺利地进到东堂,看着乖巧的孙子跑进来,才几天没见的武帝顿时大喜,“来,沙门到爷爷这儿来!”武帝对着司马遹招招手道。
下面的荀勖笑着道,“小王爷,先恭喜您了,刚才老臣正在和陛下说您封王的事了!”
司马遹坐在武帝怀里,有点奇怪,这自己的年纪也还小吧,记得历史上是武帝死前一两年才封的王啊,武帝的身材很是高大,司马遹抬起头道,“皇爷爷,沙门年纪还太小了点儿吧?再说,章度(司马颖字章度,后来的成都王)他们几个还没封王了?”
武帝闻言,哈哈大笑,这沙门小小年纪竟然还知道谦让,可惜这王位是让不得的,武帝心里高兴,也不言语,对着下面的荀勖道,“荀爱卿,你给沙门说一下吧!”
荀勖先站起来答了一声,然后才对司马遹道,“小王爷,您现在已经入住东宫,身份是没有问题了,作为太子之子,您是可以封一个郡王之位的,可是光是郡王还不够,陛下也要给朝臣们一个态度,看是不是要立您为太孙,是为大晋朝的第三代君主,这也是藉此稳定人心啊!”
司马遹点点头,表示理解,这朝臣们以前支持齐王,是认为齐王贤而有德,将来即使坐上皇位,恐怕也不会对一个脑子有点问题的侄儿动手,所以朝臣们出于各种考虑,都是拥立齐王的,满朝文武都知道,这太子不成气候,现在齐王又病故了,这帮朝臣们都会疑惑,这大晋的未来会走向何方?所以武帝把司马遹推到前台来,就是告诉朝臣们,你们不用担心,这后世的君主朕已经选定好了,虽然以前武帝也曾有过各种各样的暗示,可是还是得做点实际的让朝臣们安心!
“嗯,皇爷爷要封就封吧,沙门肯定是高兴的,因为沙门知道皇爷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沙门好!”司马遹拍着武帝的马屁,让武帝笑得合不拢嘴,“小家伙就是嘴甜!“
既然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司马遹干脆问个清楚,“那皇爷爷,沙门封的王号叫什么,封地在哪儿啊?”司马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以前和章度他们一起玩的时候,他们都说将来您会封一个大大的封地给他们?”
这时,荀勖接口道,“小王爷,您可能还不了解,还是微臣来为您讲解一下,按我们大晋的封王制度,王族子弟以郡为国,分为三等,封邑两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共五千人,
封邑万户为次国,置上中下三军共三千人,封邑五千户为小国,置上中下三军共千五百人”
荀勖停了一下,让司马遹消化了一下他说的话之后,才道,“刚才微臣和陛下正在商量想个办法,怎么样才能显出小王爷的尊贵来!”
司马遹其实刚才也在心里咋舌了,难怪这西晋以后会出现“八王之乱”,封了这么多的王,个个还掌管着那么多军队,认谁做了王爷之后都会生出想试一试那把椅子的味道。
其实这也是司马遹不了解这具体的封王制度是怎么一回事才会这么想,这世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这汉朝“七国之乱”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武帝怎么会想不到,只是此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