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为皇帝傲啸西晋 > 第十六章 纷至沓来

第十六章 纷至沓来

    第十六章 纷至沓来 (第1/3页)

东宫明堂,前面高坐于其上的是刘寔,对面摆着四张案桌,三个少年一个少女皆跪坐于其后,仔细听着前面刘寔的讲课声。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待到下面的四人又都跟着念了一遍,刘寔才放下手中的书卷,对着左首第一个少年道:“殿下,请说一下这篇《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中孟子先圣所阐述的道理!”

    因为司马遹的年纪渐长,除了后宫之内的各位长辈还叫着他的小名‘沙门’之外,宫外的人都开始称他为殿下或是广陵王,司马遹显然早就适应了刘寔这突如其来的提问,站起身来,先朝他施了一礼,然后才道,“孟子在这章里强调作为人君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都是不可取的。只有有了恻隐之心才能爱民,而只有有了是非之心,才能爱憎分明。人君若不能分清是非,政治就无法清明。公私不分,则无由赏罚;人君之根本便是大公无私,秉公而断,使政清人和!”

    当然,司马遹没有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翻译这段古文,而是加上了自己的注解,而前面的刘寔听了之后则是以手抚须,连连点点,显然这话说到了他的心里。刘寔出身汉朝宗室,但却自幼家贫,对普通百姓的困苦处境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也非常推崇孟子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为本”的治国思想,这《孟子》一文他就讲解的极为详细,对于孟子的治国理念也是极尽描述,这其中也不乏有对司马遹施加影响之意!

    其余的三人早就见怪不怪了,上面的师傅经常提问,大部分都是司马遹来回答,极少部分是卫璪来答,而另外的河东公主与王卓都明白自己就是陪“太子”读书的,天天上课都打酱油,刘寔也没有怪罪他们的意思,他所关心的只是司马遹一人而已!

    到了下课的时间,四人都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自司马遹十岁之后,武帝便命刘寔将上课的时间由一个时辰改为两个时辰,前几天能那么闲是因为每个月月末都有那么几天的休息时间,司马遹才会想着出去逛逛,所以这天天熬一大上午的他们几个早就腻了,刘寔看到这幅情景,摇摇头轻笑不已!

    “师傅,听说您这几年所编的书已经完成好几部了?”刘寔抬头一看,是司马遹笑吟吟的俊脸,这笑容晃得刘寔一阵眼花,没想到才几年时间,当初那个小不点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而自己却华发尽显啊!

    刘寔早先就只有一个国子祭酒的头衔,后来武帝又给他升了散骑常侍以方便出入宫廷,但刘寔现在主要的责任就是教授司马遹的课业,但他在东宫忙完了回去就没事可干,所以这几年来就专心读书,还为古代的名著作注解!

    刘寔暗叹岁月催人老的同时,却又为自己这几年来的心血所自豪,“没错,你问这个是??”

    “师傅您学问高深,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现在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