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鹿肉与老兵的馒头 (第3/3页)
绝不耽误。”
朱祁镇挺了挺胸:“我就是觉得,他们守着粮仓,自己得先吃饱,不然咋挡瓦剌。”
“陛下说得在理。”杨士奇捋着胡子,“这就是‘君恤其民,民忠其君’,陛下慢慢就懂这些道理了。”
他没太懂“君恤其民”是啥意思,却知道是夸他的,心里美滋滋的,又想起案上的小竹粮仓,拿起来递给杨士奇:“杨大人,你看这个,太皇太后给我的,像宣府的粮仓不?”
杨士奇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点头:“像,比臣见过的宣府粮仓,还精致些。陛下要是喜欢,臣让工部的匠人,再给您做个大的,能装下您的竹兵。”
“真的?”他眼睛亮了,“要能装下十个竹兵的!让他们都在里面站岗!”
“成,十个竹兵都装得下。”杨士奇笑着应下,又说起正事,“对了,宣府总兵递了塘报,说大同的兵到了之后,瓦剌的人就没再靠近独石口,估计是怕了。”
“怕了就好。”太皇太后点点头,“只要他们安生,开春就不用打仗,兵卒们也能好好歇着。”
从仁寿宫回去的路上,雪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得宫道亮堂堂的。朱祁镇怀里揣着竹兵,手里抱着小竹粮仓,脚步轻快。
“王振,”他忽然问,“你说,开春瓦剌要是不来了,宣府的兵是不是就能回家了?那姓王的老兵,就能再见到他娘了?”
“能。”王振帮他挡着夜里的风,“等开春草绿了,瓦剌不敢来,大同的兵就撤回来,老兵们就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