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1436 > 第二十四章 雨前的秧苗

第二十四章 雨前的秧苗

    第二十四章 雨前的秧苗 (第2/2页)

再松松土,说不定还能赶上灌浆。”

    雨渐渐小了,铅灰色的云被风吹散些,露出点天光。朱祁镇坐在田埂上,看着那些扣着笼屉的秧苗,忽然觉得手里的泥也没那么凉了。他想起太皇太后说的“日子要踏踏实实过”,现在才明白,这“踏实”里,有雨天里急中生智的笼屉,有田埂上溅起的泥点,还有百姓们看着秧苗时又哭又笑的脸。

    “张百户,”他忽然说,“等这些秧苗长成了,咱们不光要蒸馒头,还要用新麦酿些酒,给宣府的兵卒送去——让他们知道,京郊的田里,有他们守着的安稳。”

    张百户用力点头:“臣记下了!等稻子收了,臣亲自酿酒,给陛下和宣府的兵卒都送去!”

    往宫里走的时候,雨已经停了,田埂上的泥水被踩得一塌糊涂,朱祁镇的裤腿和鞋帮子全是泥。王振想给他擦,他却摆摆手:“别擦了,留着泥,好记着田里的事。”

    回到暖阁,太皇太后正看着窗外的雨帘,见他浑身是泥地进来,也没责备,只笑着递过条热毛巾:“看你急的,连伞都忘了打。田里的秧苗保住了?”

    朱祁镇把扣笼屉的事说了一遍,太皇太后听得笑出了声:“你这孩子,倒真有办法。蒸馒头的笼屉用来挡雨,亏你想得出来。”

    “娘,”朱祁镇仰起脸,“我现在知道了,这天下的事,就像种庄稼,有旱有涝,得想着法儿护着。就像宣府的兵卒护着边境,百姓们护着田地,我这个当皇帝的,得护着他们所有人。”

    太皇太后摸着他的头,眼里满是欣慰:“能懂这个道理,你就长大了。去换身干净衣裳吧,一会儿宣府的塘报该到了,说说粮车和瓦剌人的事。”

    朱祁镇换了衣裳,坐在暖阁里等塘报,心里却还想着田埂上的秧苗。他知道,这场雨过后,田里的秧苗会重新挺直腰杆,就像宣府的兵卒们,拿着粮车送来的粮,守着边境的风;而他这个小陛下,也会在这一场场雨里、一次次插秧中,慢慢长成能护着这天下的模样。窗外的天光彻底亮了起来,照得暖阁里的竹粮仓闪闪发亮,里面装着的,仿佛不再是干豌豆,而是一整个秋天的盼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