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吃饱了吧 > 第45章 光从口出 不在高台

第45章 光从口出 不在高台

    第45章 光从口出 不在高台 (第2/2页)

愿不愿继续弹琴?”陆砚舟沉默良久,反问:“那我听过的声音呢?梦里的歌、街上的谣、百姓鼓掌时的欢呼……这些也是假的吗?”苏清商轻声道:“真与假不在源头,而在听的人心里有没有光。”次日,她下令开放宫廷乐库,允许所有民间艺人抄录古谱——包括曾被列为禁曲的《断魂调》。

    (4)百人登台

    上元风波七日后,苏清商宣布试行“百姓议乐台”,首场设于镜湖旧戏台。不限身份,凡愿发声者皆可登台讲述“我心中的好戏”。赵元朗本以为应者寥寥,岂料清晨便排起长队:卖炊饼的老汉讲《油锅里的忠臣》,寡妇诉《守节不如改嫁》,就连小童也嚷着要演“打爹骂娘的坏皇帝”。柳扶风混在人群中记录,发现竟有三成话题围绕“陆先生那晚的断弦之音”。

    (5)暗香余烬

    梅九娘率“疗音队”巡诊至北城贫巷,遇一名疯癫老妪蜷缩屋角,反复吟唱半句祭歌。她施针镇定后查验其耳后芯片,发现已被人为激活残余指令。更惊的是,这老妪正是当年为“圣女”仪式配乐的十二乐姬之一,侥幸逃生却被抹去记忆。当夜,梅九娘翻阅白璃所授《记忆调律手册》,忽然顿悟:真正的疗愈不是封印旋律,而是让她们重新唱出自己的声音。

    (6)新使诞生

    议乐台最后一日,陆砚舟拄杖登台。全场寂静。他不开口,只以琴代语,奏完一曲自创的《拾光》,讲述一个盲童如何在谎言中听见真实。曲毕,万众起立鼓掌。苏清商走上台,将一枚刻有“民声”二字的铜牌交予他:“从今日起,‘声音使者’不靠神启,不凭血统,由百城百姓联名推举,每季更替。”话音刚落,远处钟楼忽响——并非警讯,而是由百姓自愿敲响的报时晨钟。而在皇城偏门,一辆不起眼的药车缓缓驶出,车厢夹层中,藏着一张画满“议乐台”布局的密图,收信人印章模糊不清,唯有一行小字标注:“待圣火重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