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吃饱了吧 > 第70章 没师傅的孩子,才叫野路子

第70章 没师傅的孩子,才叫野路子

    第70章 没师傅的孩子,才叫野路子 (第2/2页)

3)她的影子,活在最不像她的地方

    柳扶风不再复刻苏清商旧作,而是带领默剧社改编《野狐塾夜话》,用面具演绎“少年夜读”场景。演出时,主角手中课本无字,唯有观众席传来孩童齐诵声——那是提前录好的李元吉讲课片段。裴照为此创作《残简吟》,以断裂琴弦模拟翻书声与脚步声,营造“知识逃亡”意境。此剧连演十场,场场爆满,竟有官员乔装观看。

    (4)他的账,算在看不见处

    谢知节调阅近年“民俗技艺备案”记录,发现礼部对傀儡、皮影等“贱业”审核极松,因视为“娱俗之技,不足为患”。他故意将“野狐塾”教学大纲拆解为“十八式手影操”“五步踏灯谣”等名称,由崔九重新申报。批文一日内下发,盖着礼部侍郎亲印——正是当初嘲笑李元吉的那人。

    (5)你说的书,得让瞎子也能听见

    某夜,李元吉突发奇想,教学生用脚踩出鼓点节奏来讲《铁尺与桑皮纸》。一人主踩,众人以掌应和,形成“足音说书”。一名盲童听后激动抱住他:“我‘看’到了!那个孩子跑得好快!”消息传出,更多残障少年慕名而来。林砚舟终于现身,递上一本手绘《城地下水道图》:“若遇搜捕,这里有条路通镜湖底。”

    (6)他们开始写新的开头

    月旦评当日,韩十三突然宣布:“下一任轮值主理人,不限资历,唯考实战。”考题即——“七日内,让一个被禁的声音重回街头。”李元吉站起,拱手:“我选‘野狐塾’。”镜头拉远,破庙油灯下,七个少年正用脚、手、呼吸共同打出一段全新密语,节奏陌生却有力。而沈砚秋首次开口发声(极其微弱):“哥……我想学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