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与秀才们花棚对决 (第2/3页)
也是梅兰竹菊,以示高洁。这种些艳俗之花,还与商贾之事牵扯,实在有辱斯文!”
第三人更是阴阳怪气:“唉,或许林案首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只能种种花,怡养天年了吧?哈哈!”
几人说说笑笑,竟真的一路寻到了林闲家门前。恰好林闲正在院中检查新一批皂基的凝结情况,手上还沾着些草木灰。
为首的张秀才假意拱手,语气带着戏谑:“林兄,别来无恙?听闻林兄近日颇有雅兴,于农事上别开生面,我等特来瞻仰一番。”
林闲一看这阵势,就知道是来找茬的。他也不恼,慢条斯理地在盆里洗了手,笑道:“原来是几位贤弟。怎么,今日不去吟风弄月,倒有闲心来关心我这‘泥土之事’了?”
李秀才用扇子指着坡地上的大棚,夸张地说:“林兄,你这些透明屋子是何物?莫非是效仿先秦方士,欲炼不死仙丹乎?” 众人哄笑。
林闲呵呵一笑:“李贤弟说笑了。此非炼丹炉,乃是‘增温促生棚’。”
“增温促生?”几人面面相觑。
“正是。”林闲一本正经地解释,“简单说,就是给花儿盖床被子,让它们长得快些,开得早点。好比诸位寒窗苦读,若有一暖阁火炉,是否也能事半功倍呢?”
王秀才撇嘴:“花儿早晚自会开,何必多此一举?林兄此举,岂非揠苗助长?”
“非也非也。”林闲摇头,“王贤弟此言差矣。顺应天时是常道,但若能稍加引导,改善其境,令其长得更好,有何不可?便如圣人教化万民,不也是要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环境吗?难道也成了‘揠苗助长’?” 他巧妙地把种花提升到了“教化”的高度。
几人被噎了一下。张秀才不服:“即便如此,我辈读书人,当志在庙堂,心系黎民。林兄却沉溺于此等微末小道,岂非本末倒置?”
林闲闻言,哈哈大笑,指着棚里的花苗:“张贤弟,你口中心系黎民,可知黎民最需要什么?是吃饱穿暖!是安居乐业!我这花,虽不能果腹,却能制出上好香皂,让人洁净少病;能提炼香精油,安神醒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