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静待粮船至,迷雾锁前程 (第2/3页)
败就可能万劫不复。
第二条路,接受招安,归顺朝廷。这个念头刚一冒起,就被王伦自己按了下去。原著中宋江集团招安后的凄惨下场历历在目,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更何况,如今梁山上血海深仇者众,林冲与高俅,花荣与慕容彦达(背后仍是高俅集团),这几乎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就算朝廷(或者说高俅)假意招安,谁能保证那不是一场鸿门宴?将兄弟们的性命和前途,寄托于仇敌的“诚信”和皇帝的“仁慈”之上,这比赌博更加凶险。此路,看似有光,实则可能是通往坟场的捷径。
第三条路,远走他乡,另辟天地。比如……跨海去台湾?或者向北?这个想法带着一丝浪漫的冒险色彩,也曾在他脑中闪过一瞬。但现实是残酷的。跨海需要庞大的船队和航海技术,梁山目前根本不具备。向北是辽国,异族之地,语言不通,文化迥异,兄弟们愿不愿意去?去了之后是沦为马前卒还是被直接吞并?人生地不熟,想要重新打下一片基业,谈何容易。这更像是一个走投无路时的幻想,而非一条可行的出路。
第四条路,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武装割据,徐图发展。这是王伦内心深处觉得最“正确”,却也最难的道路。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山寨,而是要攻占州县,建立政权,练兵屯田,真正形成与朝廷分庭抗礼之势。就像……就像后来的太平天国,或者更早的那些乱世豪雄。但想想现在梁山的力量,虽然头领不少,能战之兵也不过数千,占据一两座城池或许可能,但要面对整个大宋王朝机器的反扑,无异于螳臂当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