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名将末路全忠义,梁山再添虎狼 (第2/3页)
整顿兵马,安抚士卒,准备……准备降了吧。尽量……少流些无谓的血。”
他看着两位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感,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去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韩韬、彭玘看着主帅那瞬间仿佛苍老了十岁的背影,心中悲痛万分,知他做出这个决定是何等艰难与痛苦。二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泪光与无奈,最终只能重重抱拳,哑声道:“末将……遵命!”随即步履沉重地退出了大帐。
帐内,只剩下呼延灼一人。他缓缓走到案前,颤抖着手,抚摸着自己那对伴随半生的水磨八棱钢鞭,冰凉的触感传来。他想起先祖的荣光,想起自己年少时的抱负,想起高俅那狰狞的嘴脸,想起杨志的劝说,想起那本《呼家将》话本中虚构却又无比光辉的祖先形象……
“忠义……忠义……”他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苦涩到极点的弧度,“忠于国?国贼当道!义于君?君侧不明!投降梁山,苟全性命?呵呵……我呼延灼,生不能扫除奸佞,澄清玉宇,死……又岂能背负降贼之名,玷污门庭,令先祖蒙羞!”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剑身在昏暗的帐内闪烁着凄冷的寒光。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甲,使之尽可能保持整齐,随即面向北方(象征东京、朝廷的方向),挺直了脊梁。
“陛下……臣……尽力了!”一声低沉的、充满无尽悲怆与不甘的嘶吼之后,剑锋毫不犹豫地抹过了脖颈!
一股滚烫的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案几,染红了他珍视的双鞭。一代名将之后,双鞭呼延灼,最终以这种最惨烈的方式,保全了他心目中那不容玷污的“忠义”,走完了自己充满矛盾与悲剧的一生。
天光渐亮,营中士卒在韩韬、彭玘的安抚下,刚刚稳定住惶惶的情绪,正准备着那屈辱却又不得不为的投降事宜。忽然,营外战鼓声、号角声震天般响起!梁山大军倾巢而出,林冲、花荣、杨志、武松等头领率领着精神抖擞的士卒,将官军大营团团围住,声势浩大!
韩韬、彭玘心中一惊,知道梁山是来接收投降了,急忙赶往中军大帐,想请呼延灼出面主持。
然而,当他们掀开帐帘,看到的却是那触目惊心的一幕——呼延灼直接挺地跪在案前,头颅低垂,脖颈处一道恐怖的伤口仍在缓缓渗血,地上已汇聚了一滩暗红。他双目圆睁,似乎仍望着北方,眼中凝固着无尽的悲愤与决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