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凯旋重整英雄谱,暗流涌动伏新忧 (第3/3页)
“兵马总管之下,分设三大主力战营:
步军营,由鲁智深、武松两位兄弟共同统领!下辖五部,指挥使分别为:燕顺、王英、郑天寿、雷横、李逵!”
鲁智深声如洪钟:“洒家定与武松兄弟带好步军,做梁山攻坚铁拳!”武松亦抱拳领命。李逵听说自己能带兵,乐得咧开大嘴直笑。
“骑兵营,由杨志、花荣两位兄弟统领!下辖四部,指挥使分别为:黄信、韩韬、彭玘、段景柱!”
杨志、花荣出列,一个沉稳,一个英武。段景柱更是激动,他这相马驯马之才,终于得以在骑兵营专司其职。
“水军营,由阮小五、阮小七两位兄弟统领!孟康兄弟任指挥使,专司战船建造与维护!”
阮氏兄弟与孟康大声领命,水军乃是梁山屏障,责任重大。
“此外,设立四大直属特种营,由我直接统辖,专司特殊任务与技术攻坚:
特战营,负责敌后渗透、突袭、斩首、侦察等特殊作战。由张顺、石秀两位兄弟筹建并统领!薛永兄弟任指挥使!”
张顺、石秀皆是机敏胆大之辈,薛永武艺高强,正合特战之需。
“火器营,专司火炮、火铳、炸药等火器之研发、制造与使用。由凌振兄弟统领!汤隆兄弟任指挥使,辅助打造火器及各类军械!”
凌振、汤隆这两位技术人才眼中放光,终于可以大展拳脚。
“谛听营,负责情报搜集、传递、反谍、舆论引导。仍由朱贵、时迁两位兄弟统领!新归山的杨林兄弟,惯走江湖,消息灵通,任指挥使!”
朱贵、时迁、杨林领命,梁山的耳目将更加敏锐。
“督查营,负责军纪监察、功过记录、内部安保。由朱仝、刘唐两位兄弟筹建并统领!”
朱仝稳重正直,刘唐赤胆忠心,正适合执掌法纪。
一条条清晰明确的任命宣布完毕,整个军事指挥系统顿时变得条理分明,权责清晰。既有主力战营的正面攻坚,又有特种营的技术支持与特殊作战,还有情报与监察的保障。众头领各司其职,人尽其才,无不心悦诚服。
“新的架构,旨在人尽其才,令行禁止!”王伦最后总结道,“望诸位兄弟恪尽职守,勤加操练,使我梁山真正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护佑百姓的仁义之师!”
“谨遵寨主号令!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众头领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新的军事架构迅速运转起来。各营按照新的编制重新整合人员,调整驻地,制定训练计划。林冲统筹全局,督促各营操练;鲁智深、武松操练步军阵型;杨志、花荣督导骑兵骑射;阮氏兄弟与孟康加紧打造训练水军舟船;张顺、石秀开始着手挑选精锐,制定特战训练科目;凌振、汤隆一头扎进工坊,钻研火器改良;朱贵、时迁、杨林则将情报网络向外急速扩张;朱仝、刘唐也开始建立军纪档案与巡查制度。
整个梁山,如同一架上了新发条的精密机器,高效而充满活力地运转起来。
王伦看着眼前这番景象,心中稍安。有了更合理的组织架构和众多人才的辅佐,梁山的根基愈发稳固。然而,他也清楚,江州之事绝不会轻易了结,蔡九知府的加急奏报此刻恐怕已在送往东京的路上。高俅、蔡京乃至宋徽宗,绝不会对日益坐大的梁山视若无睹。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王伦望着聚义厅外晴朗的天空,心中却预感到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但他毫无畏惧,如今的梁山,兵精粮足,上下同心,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无论未来有何等艰难险阻,他都有信心,与这群肝胆相照的兄弟一同面对,在这波澜壮阔的水浒世界中,闯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