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很短的圣旨 (第1/3页)
穿过紫禁城大大小小无数宫门。
文渊阁前,在张居正、张四维、马自强、吕调阳四人为首的阁臣恭迎下,朱翊钧大步走进了曾经避之唯恐不及的文渊阁。
张居正显然也已经跟其他几位阁臣早早通过气了,所以朱翊钧的到来,这几人脸上只有欣喜,并无惊讶。
毕竟,他们也很清楚,改制后的内阁便将成为彻彻底底的实权部门。
而不是像之前那般,常被人私底下嘲讽为:“乌合之众。”
大明朝的圣旨分为三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制曰、敕曰。
诏曰便是朝堂政事所用。
待张居正等人在文渊阁内再次跪下迎旨后,便由朱翊钧身边的太监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内阁首辅、大理寺卿、督察院都御史为首,依大明律着手改制内阁。”
……
随着太监念完这一句,跪在面前的张居正等人俱是心里一喜。
他们之前还害怕皇上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
毕竟,如今皇上尚幼,加上张居正说的又是模棱两可,好像也不是太确定的样子。
所以当太监念完第一句话后,张四维、马自强等阁臣纷纷竖起了耳朵,甚至就连呼吸都变的小心翼翼起来,深怕接下来漏听了哪一个字。
毕竟,这可是关系着他们往后手里的职权分配、权力大小、范围大小。
但他们左等右等,也没再从太监嘴里听到哪怕一个字。
张居正心头疑惑:不会……完了吧?
于是不由抬头看向前方端坐的朱翊钧,而此时朱翊钧也正眨着眼睛望向他。
“皇上这圣旨……。”
“元辅可是有不清楚的地方?”
朱翊钧灿烂地笑着。
“不是……。”
张居正想说这圣旨是不是太笼统了,但此时朱翊钧已经示意他起身接旨。
张居正无奈,只好闷着声道:“臣领旨。”
“好了,既然张元辅无异议,那么即日起,你们便开始着手改制内阁吧。
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来乾清宫问朕,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接过圣旨的张居正,在打开的霎那,瞬间明白了朱翊钧的圣旨为何如此简短、笼统的用意。
这是留了一手啊。
不署内阁、大理寺、都察院官员名字,这是不是为往后推辞,甚至是反悔做好了准备?
不列具体章程要点,意思显而易见:那就是要把主动权掌握在他手里。
等内阁着手定制好了各种章程,尤其是权力的大小后,皇上才会权衡哪些可以放权、哪些要握在手里吧?
张居正显然没想到,仅仅一道圣旨,就让朱翊钧给玩出了老练的权谋味道。
“张元辅别忘了,一会儿让李幼孜去乾清宫找朕。”
朱翊钧站起身,看着有些茫然的张居正等人,心头不由一阵得意。
多亏自己今晨灵机一动,想出了这么聪明的办法。
要不然按照昨夜睡觉时的苦思冥想,那可真就是上杆子往人家手里送权力了。
毕竟这帮臣子人多势众,在集思广益之下,说不准就会抠字眼、挖病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