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谥号 (第1/3页)
万历四年五月,最后一次朔望朝。
三通鼓响,官员依次走出朝房静候入宫。
鸣钟之后,左右掖门打开,文武官员分左右进入。
鸿胪寺官员如同纪律委员一般,面无表情地紧盯每一个入朝官员。
监督文武官员有无大声喧哗、衣冠不整、仪态不端者,甚至是偷偷吐痰、随手乱扔东西的。
都会默默记录在小本本上。
嘉靖时奉天殿被更名为皇极殿。
御门听政的地点没变,不过是变了个名字。
随着鸣鞭声响起,在群臣于皇极殿前按班次站好后,便是今日的主角要登场了。
朱翊钧对于这一套走流程式的朝会已经不再陌生。
望着皇极门前乌泱乌泱一群五颜六色的官员,每次都有种像是后世参加校运会的感觉。
锦衣卫力士五伞盖、四团扇的簇拥之下,身着明黄色龙袍的朱翊钧迈步踏上丹墀金台。
左右两侧同样有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森严守卫。
之前从来没有过站在大明权力之巅的朱翊钧,在经过与张居正的一夜畅谈后,在这一刻仿佛也体会到了一丝丝皇权的魅力。
文武官员,无论年龄大小,品级高低,此时不管心里如何想,都属于他这个大明皇帝的一员臣子。
再次鸣鞭之后,便是鸿胪寺腔调古怪的唱班声响起,随后便是礼乐声响起,仿佛要冲破紫禁城头顶的云层,直达天庭。
随着唱班声落,文臣武将包括一些来京的皇亲国戚,整齐地站在皇极殿偌大的广场上,礼乐声中开始行五拜三叩之礼。
随后由鸿胪寺卿向朱翊钧禀奏,哪些官员因差出京没来,哪些地方官员进京参加今日朝会。
这样的朝会称之为朔望朝,注重的是仪式与其象征意义。
与每年只举行几次的大朝会基本差不多,并不以处理朝堂政务为主。
至于真正处理朝堂政事的朝会,也可以称之为:日朝。
也就是每天都有议政,不过人数显然就不会这么多了,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内阁为主,六部官员以及通政司等等一起。
朱翊钧有资格参加,但却是没有资格或者权力去决断什么。
毕竟,这一切在如今都是以内阁草拟、他这个傀儡皇帝批红为主。
但好在,在废了冯保之后,如今司礼监的职权也在重整中,往后自己这个皇帝,将不再是傀儡,而是张居正的第一靠山!
皇极殿内,显然都很难看清楚每个臣子官员的模样。
班次靠前的倒是能够看见几个:张居正、申时行、朱希孝等等。
不过在内阁诸臣中,倒是未发现张四维的身影。
性情刚烈的张学士,不是说今日朝会要给朕一个满意的解释吗?
不会跑路了吧?
朱翊钧摇了摇头:不可能。
这个时代又不像是后世,事发之后可以买张机票直接逃往国外。
如今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明万历时代,就算是想跑他也没地方跑。
神游之间,鸿胪寺卿何齐贤上前禀奏。
“皇上,可否要召见今日来京觐见的勋戚以及官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