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国府第一军 (第3/3页)
纷纷从侧翼配合正面,打击瘦狗岭和白云山一带。
    白云山上驻防的桂军首领刘震寰部,四千余人,知道大势已去,也学滇军总司令杨希闵,纷纷带着部下进入广州城,往租界里面钻。
    不过这些人一进城,就受到了保粤会、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队的拦截,纷纷被缴械扣押,只有部分人乔装打扮,混入租界。
    有了保粤会、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队的帮助,叛军们没能有组织地退守广州城内部,巷战之类的也无需展开,为平定杨刘叛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黄埔军和粤军们顺利地接收了广州城,驱逐了杨刘二人的叛乱。
    不过杨希闵和刘震寰两人还是逃进了租界,对此,校长和其他高层都没有要斩尽杀绝的意思,反正两人的武装已经解散,也闹不出什么大风浪了。
    毕竟在当时的这个时代,今天你反对我,明天我背刺你,都是家常便饭,今日敌对的双方大多是昨日的战友‘同志’,所以只要解除了武装以后,头头们都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不会轻易斩草除根。
    平定了杨刘二人的叛乱后,大元帅府内部统一全国的信念愈发深刻,于是决定解散大元帅府,在广州成立国府,以汪为主席,同时还对军队正式进行改革。
    吸取杨希闵、刘震寰等人叛乱的教训,国府军事委员会统一军队名称,取消以省别冠名的军队的方式。
    比如之前发动叛乱的杨希闵,部队名称为建国滇军;刘震寰为建国桂军。
    经过改革以后,正式将拥护国府的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也就是抗战时众人口中的国军。
    八月下旬,国府一口气编出来五个军,分别是国民革命军第一至第五军。
    其中第一军是由黄埔学生军的教导团扩编而来的,将原本的第一旅改为第一师,直接下辖教导第一、二、三团;第一军还下辖了二师、三师。
    国军第一军,由校长亲自担任军长,何英钦担任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
    国府五个军,校长能直接调动的也就这第一军了,其他四个军,前身其实是拥护国府的湘军、滇军、粤军、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