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 第112章 两线出击

第112章 两线出击

    第112章 两线出击 (第1/3页)

    虹桥机场发生的冲突,后来被鬼子和夏国军队称之为虹桥机场事变。

    鬼子的神经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所幸也不装了,早就在外围海域等待的倭国海军第三舰队开始向上沪城靠拢。

    不过虹桥机场事变传到了果脯军上层的耳朵里,倒是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大统领给军政部何长官发电询问:“敬之,事情怎么闹得这样大?”

    何长官安抚完大统领,又打电话给京沪警备司令张智忠,“文白,这怕是要闹出事来啊。”

    张智忠又找吕牧之:“维岳,尽量克制一些,见好就收。”

    吕牧之则打电话给楚云飞:“弟兄们吃亏了没有?”

    楚云飞在虹桥机场自豪地挺起胸膛:“这场对倭作战,我部获全胜。”

    “好,继续保持,在虹桥机场继续待命,等待后续命令。”

    “是!”

    吕牧之这样一番操作,又是修工事又是杀鬼子,动静闹得大了,上级自然是要把他找过去开会,对齐颗粒度的。

    南翔镇,第九集团军临时指挥部内,气氛凝重。

    张智忠指着地图上被标注出来的浏河至吴淞口一线,眉头紧锁地看向吕牧之:

    “维岳,你擅自在浏河至吴淞口这一线,构筑反登陆工事,投放障碍物,此举太过冒进!这严重违反了停战协定,无异于授人以柄,极易刺激倭寇。”

    吕牧之走到巨幅军事地图前,神色从容,拿起指挥棒点在淞沪地区:“文白公,非是牧之冒进,实在是局势使然,不得不未雨绸缪,说句不好听的,淞沪局势正在走向失控,并且最终会完全失控;

    小鬼子擅闯虹桥机场,就是在蓄意制造事端,这种伎俩小鬼子可没少用,什么有士兵失踪了,铁路被破坏了,现在又故意来虹桥机场制造冲突,您不觉得有些似曾相识吗?

    小鬼子每次都得逞了,这一次也不例外,既然局势迟早要失控,又何必拘泥于停战协定?

    日军的狼子野心,是夺取上沪,打击我经济命脉,之后溯江而上、直取金陵,摧毁政治中心。”

    吕牧之的指挥棒移动到鬼子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所在虹口区域:“目前,鬼子在城内的这两千陆战队,看似孤立,实则是钉死在我们腹地的一颗钉子,也是一个巨大的诱饵。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战事爆发后,依托坚固工事死守待援,牢牢牵制住我军主力。”

    接着,指挥棒又滑向长江口:“而日军的真正杀招,在于其强大的投送能力。

    其援兵若要快速登陆并投入淞沪战场,最佳地点无非两处:

    其一,是黄浦江沿岸的杨树浦等码头区,此地目前已在日军势力范围之内,我们难以插手;

    其二,便是这浏河至吴淞口的漫长岸滩,受制于停战协定,而且我军当时也较为弱小,前几年一直按照停战协定,未能修筑工事,但是今田不能继续等下去了,必须立刻构筑防线。”

    指挥棒重重地敲击在浏河-吴淞口一线:“此处地势相对平缓,便于登陆艇抢滩,且位于我军主力的左翼,一旦让日军自此登陆成功,便可与虹口据点内外夹击,或直接西进,切断京沪线,包抄我大军后路!

    到那时,我们就被动了。现在抢先布防,看似挑衅,实则是卡住鬼子的咽喉,逼其在我预设的战场上进行代价高昂的正面强攻!”

    张智忠沉吟片刻,又指向长江北岸:“那依你之见,日军有无可能在此方向登陆,迂回包抄?”

    吕牧之果断摇头:“绝无可能!文白公请看,日军第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是速战速决,夺取上沪、威逼金陵。

    若选择在江北登陆,我请问他们如何威胁上沪和金陵?他们首先要面对宽阔的长江天堑,需要筹集大量渡江器材,组织复杂的两栖换乘,耗时日久,后勤压力巨大。

    这完全不符合其追求速胜的战术逻辑,因此,在淞沪战场上,鬼子是没有可能在长江以北登陆的。

    相比之下,在浏河至吴淞口登陆,可以直接威胁我淞沪防线侧背,效率高出何止数倍?鬼子增援的陆军指挥官只要不傻,必然会选择此处作为前期的主要登陆场。”

    张智忠听后,微微颔首,显然认同了吕牧之的分析。

    但脸上忧色未减:“即便陆上布局如你所说,然而倭寇拥有绝对的海空优势。

    其战舰的舰炮射程远、威力大,航空母舰的舰载飞机更是可以随时对我军阵地进行轰炸扫射。

    我军缺乏有效反制手段,将士们恐怕要在敌火下苦苦支撑,这……如何应对?”

    吕牧之闻言,点头道:“文白公所虑极是,海空劣势,一直是我军心头大患,虽然无法扭转这一劣势,但是我对此也早有一些准备。”

    “鉴于鬼子舰载机和陆基航空兵的威胁,我利用与汉斯国的合作关系及自有资金,结合贷款和矿产,早就引进了100架汉斯国最新的BF-109型战斗机,组建了西南航空队。

    此型战机机动灵活,爬升速度快,火力强劲,性能全面优于日军目前主要装备的九六式舰载战斗机。

    我已将其编为3个战斗机大队,每大队辖3个中队,每中队约9-10架飞机,另设一个直属中队。其中两个大队部署于杭城笕桥机场,一个大队部署于苏城机场,形成犄角之势,可随时支援淞沪上空。

    开战之初,配合大统领的空军,争夺制空权,掩护我军地面部队和城市,并非奢望!”

    张智忠很惊讶:“西南航空队?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么多的战斗机进入国内,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吕牧之解释道:“飞行员和飞机都在国外受训,这一项计划早在四年前就秘密展开了,队员都是来自各地的有志青年,还有不少华侨,西南航空队归国还不到半个月,况且川省较为封闭,不知道消息很正常。”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咱们的头顶也算是有人能为咱们遮风挡雨了。”

    吕牧之笑了笑,又指向长江水道示意图:“至于日军舰队的威胁,硬拼主力舰自然是螳臂当车,十年陆军,百年海军,仅靠短短几年的投入,就要建造出一支强大舰队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我另辟蹊径,通过特殊渠道,已购置并组装了约100艘S型鱼雷快艇,组建了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