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定要科举 (第2/3页)
尤其是,倒霉老爹,信了同乡的忽悠,跟着一起下南洋,杳无音信之后,家里一切表面上由祖母做主,但具体的事情,变成了大房操持。
二房的日子也变得更加凄惨,没两年宋冕的亲娘也去世了。
宋冕的回归无疑是让这个小家雪上加霜,毕竟多了一张嘴,大房的冷言冷语也多了起来。
这不,天一亮,外面就开始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祖母对着大嫂训斥,“孙媳!人是你男人接回来的,总不能天天让他在家闲着吧?弗朗机人如今牛气起来了,想要找个跑腿的,小冕是个伶俐孩子,要不我托托关系,送过去试试。”
“总是在家里躺着,不得把家业吃垮了?”
宋冕起身顺着窗户往外瞅了眼,就见祖母任大伯母搀着,跟大嫂朝着他房间走来,嫂子瘸着腿,赶忙跟着往前走。
头前的祖母,老太太将近七十高龄,却浑身精致,头上戴着银簪,大伯母,也是穿着半新的绿萝褶儿,脚下细底的陈桥鞋。
人家一家子活脱脱的电视剧里的地主做派。
相比之下,自家大嫂就惨了,看起来比大伯母还要老不说,衣服上也打满了补丁,走路还一瘸一拐的。
宋冕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事情不好,刚想起身出去应对。
就听大嫂直接呛声道,“娘,咱们家多少代才摆脱了给蛮夷当狗的帽子,怎么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就必须重新戴上?不戴活不了么?”
“再说了,我小弟做了七八年书童,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前些日子让贵人打了,受了伤,总该让他将养将养。”
宋家的地都让祖上散了,家里的地倒是不多,可一大家子要吃饭,总归得找活计干。
宋冕被陈家送回来之后,倒是也去镇上找过活,可人家一看宋冕白白净净的,吃不了苦,用不了三五日就送回来。
兼之吃了一顿板子,身体还没恢复,就在家歇了几天。
大嫂孙氏也心疼小叔子,舍不得让他干活。
谁曾想,就三五日的光景,大房那边儿不乐意了。
还找来祖母给壮大声势。
见大嫂开口,大伯母齐氏脸色瞬间不好看,“侄媳妇,你这话我可不爱听,小冕今年十四岁,那么大个老爷们,总不能天天在家躺着吧?不挣钱,怎么养家糊口,怎么娶妻生子?”
宋冕心里窝火。
老子娶不娶媳妇,关你们屁事?
孙氏一点不怂,直接驳了回去,“大伯娘,您要是怕我们家小冕说不到媳妇,那就从你指甲缝里,流出点银钱来啊。你们家,一直吃家里喝家里,科举却也一点动静都没有,浪费了多少钱?”
宋冕闻言,眸子里闪过了一道精光,这大嫂好啊。
来了这个家有些日子了,一直靠性格泼辣的大嫂撑着,不然二房早完蛋了。
家里的地少,大哥整天在地里拼,也没有多少收成,大嫂便将头发剪了,装成老爷们的模样,混上渔船,混点鱼获或者铜板回来。
脚也是前两天跟南洋渔民打架时,被人家用鱼叉捅的。
可大房一脉呢,愣是每个人跟神仙一样,连吃饭都懒得端个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