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洋布冲击,急转直下 (第2/3页)
教授得非常认真。
宋冕也不让其失望,进步神速,这让大伯每每看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格外的不顺眼。
而鉴于大伯认真传授,宋冕也不小气,选择了投桃报李。
背诵文章和练字之余,便会邀请望北村的老头一起去各处捡破烂,一来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二来收来一些不值钱的老物件,让他背着高价卖给弗朗机人。
弗朗机人之中有些人对于华夏的传统文化是非常痴迷的,一些不起眼的老旧碗筷、桌椅板凳往往也能卖出不俗的价格。
赚的钱宋冕一部分藏起来,一部分拿出来补贴家用。
不过好日子并不长久,这一日,宋冕刚刚起床,就听到了一个崭新的噩耗。
大伯所在的铺子,因为受洋布的冲击,经营不善,需要做一休一,月钱减半。
坚持了几天的好伙食,瞬间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比之前更薄的米粥。
期间,大娘跟大伯还激烈地争吵过几次。
宋冕理解,家里的顶梁柱赚不来钱,家里的女人着急是必然的。
他没想到,大娘的竟然敢顶撞大伯。
不过他没有参与其中,更没有为难宋思忠和宋思孝,毕竟大伯在教导自己写字上,确实用了心了。
同时宋冕该上交的收破烂的钱,也从来没有听过,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哥嫂彻底看清大娘的嘴脸。
当然,看在大伯在难,也坚持传授自己学识的份上,宋冕也期间建议大伯,在休息的日子,可以去教一些去蚝镜的小贩说弗朗机语,顺道赚点外快。
毕竟这年头懂得弗朗机语的汉人不算多,这也算是一桩堵门的生意。
小商小贩为了去蚝镜做生意方便,也舍得花这个钱。
却被大伯拒绝了,他骨子里还是读书人的老旧思想,觉得跟那些人打交道是掉了身份。
还跟宋冕说,家里只是暂时困难,不必担心,让他安心练字便是。他最近会找一份高月钱的工作,来增补家用。
即如此,宋冕也不多言,每日练完字,便回到自家棚子。
对照着字典,进行自己的小说大业。
前世的宋冕就不咋会写字,这一世更难,再加上所谓的硬笔,跟后来的钢笔区别很大,所以进度很慢。
等到前十章写完,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