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 第十八章 婚宴

第十八章 婚宴

    第十八章 婚宴 (第1/3页)

    建安元年的秋天,似乎格外眷顾颍川这片土地。天空是那种洗练过的、高远而澄澈的湛蓝,几缕薄云如同上好的素纱,慵懒地悬在天际。阳光失去了夏日的酷烈,变得温煦而明亮,洒在已经开始泛出些许金黄的稻穗上,洒在颍川城那新修葺过的、飘扬着无数彩旗和“刘”、“豫州牧”字样旌旗的城楼上,也洒在每一个颍川居民洋溢着复杂喜悦与期待的脸上。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注定是一个在豫州乃至中原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不平凡季节。

    持续了数月的紧张筹备,调动了州牧府和荀家大量人力物力,终于迎来了这场举州瞩目、甚至引动四方关注的盛大典礼——豫州牧、颍川郡守刘湛,与颍川荀氏嫡女荀妤的大婚之礼。

    这场联姻,其意义早已超越了才子佳人、儿女情长的范畴,它是一场精心策划、昭示天下的政治宣言,是刘湛势力与颍川本土最强大士族之间最牢固、最直接的纽带焊接。整个颍川城,仿佛一个盛装待嫁的新娘,被装扮得流光溢彩,喜气冲天。从巍峨的州牧府到坐落于城西、象征着清贵与传承的荀氏庄园,长达数里的主干道上,不仅用净水反复泼洒,不见一丝尘土,更是铺上了从江南紧急调运来的、价值不菲的猩红色地毡,一直延伸到荀府门前。道路两旁,每隔十步便悬挂着一对巨大的红绸灯笼,灯笼上贴着金色的双喜字,即便在白日,也透着一股灼灼的喜庆。城防由周仓亲自调度,靖安营精锐士卒身着擦得锃亮的新甲,手持长戟,精神抖擞地沿街肃立,既是为了维持秩序,更是无声地展示着新郎官手中的武力。

    四方宾客,如同被蜜糖吸引的蜂群,从各地汇聚而来。车马辚辚,冠盖云集,其盛况堪称豫州近十年来之最。不仅豫州下辖各郡的太守、国相、郡丞、名士乡绅几乎全员到齐,更是引来了诸多重量级的外来使者:冀州牧袁绍派来了其麾下重要的谋士逢纪,携带了包括玉璧、骏马在内的丰厚贺礼,排场十足;兖州牧曹操虽因正与徐州陶谦激战正酣,无法亲至,却也遣其族弟曹仁为代表,送上了一份不菲的礼单,以示“盟友”之谊;荆州牧刘表派来了其妻弟蔡瑁,意在观察这位新邻居的虚实;甚至,连远在长安、被董卓牢牢把持的朝廷,也象征性地派来了一位黄门侍郎,带来了一道语焉不详、无非是勉励“镇守地方、永固汉室”的嘉奖诏书,算是给这场婚礼披上了一层微弱却不容忽视的“正统”光环。州牧府门前宽阔的广场以及附近的几条大街,早已被各式各样的马车、牛车和护卫随从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喧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香料、酒气、皮革与人群混杂的独特气味。

    婚礼严格依照古礼进行,庄重、繁琐,却又充满了仪式之美。吉时已到,州牧府中门大开,鼓乐齐鸣。刘湛身着玄端礼服,头戴进贤冠,腰佩玉带,虽年纪尚轻,但久居上位、历经战阵磨砺出的沉稳气度,与这身庄重服饰相得益彰,更显得他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意气风发,顾盼之间自有威仪。他在赞者的引导下,于府门之前,揖让迎宾,举止从容有度。

    而更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新娘子。当荀妤在八名身着彩衣、手捧香炉、团扇的侍女簇拥下,缓缓从荀家的朱轮华盖车中步出时,几乎所有在场宾客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她凤冠霞帔,嫁衣如火,上面用金线绣着繁复精美的鸾凤和鸣图案,在秋日阳光下流淌着华丽的光泽。虽然依照礼制,她的容颜被一柄精美的象牙柄团扇恰到好处地遮掩,但那窈窕婀娜、步步生莲的绝美风姿,那通身流露出的、混合着书香门第的清贵与即将为人妇的温婉气度,已足以令观礼宾客心驰神摇,暗自赞叹不已。一些来自外州的使者,更是借此机会,细细打量着这位将自身与家族命运与那位崛起新星紧密捆绑的荀氏贵女,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信息。

    婚礼在州牧府正堂举行,堂内布置得庄严肃穆,香烛高烧,烟气袅袅。当赞者拖长了声音,高呼“拜——”时,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刘湛与荀妤在侍者的引导下,先对天地牌位深深叩拜,感谢天地造化,见证盟誓;继而转向南方,对代表着刘湛先祖的虚位行礼,告慰先人;最后,夫妻对拜。刘湛躬身,姿态沉稳;荀妤敛衽,仪态万方。这三拜,每一拜都仿佛沉重而清晰的鼓点,不仅敲在在场每一位宾客的心上,更通过无数双眼睛和嘴巴,传遍了颍川,传向了中原各地,标志着以刘湛为核心的政治军事集团,与颍川荀氏为代表的地方士族势力,完成了最为牢固和正式的利益与命运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由此奠定。

    作为荀家在此地的最高代表,荀衍今日可谓是满面红光,精神焕发。他身着隆重的礼服,周旋于各方显贵之间,接受着潮水般的祝贺与恭维。他脸上洋溢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言辞得体,既不过分张扬,也不失荀家的清贵风范。他深知,从今日起,荀家的未来已与这位年轻州牧的前途彻底融为一体,再无退路。而在另一侧,郭嘉、徐晃、周仓、文聘等刘湛的核心文武心腹,也齐聚一堂。郭嘉依旧是那副慵懒中带着锐气的模样,小口品着美酒,眼神却扫视着全场,观察着各方反应;徐晃初来乍到,略显拘谨,但眼神中对刘湛的敬佩与忠诚毫不掩饰;周仓则早已和一群武将喝开了,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声若洪钟地吹嘘着自家主公的英明神武,引得众人阵阵哄笑;文聘则相对沉稳,低声交谈着,话题不免涉及到军务和水军建设。他们是刘湛权力的基石,此刻也都由衷地为自己的主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