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 第二十三章 甘宁

第二十三章 甘宁

    第二十三章 甘宁 (第1/3页)

    袁术败亡的余波,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涟漪正层层向南扩散。

    南阳易主,这座控扼南北的要冲之地纳入刘湛版图,使得他的势力如同春汛时的河水,汹涌向南扩展,声威直逼汉水之滨。

    这份急剧膨胀的实力与如日中天的声望,不仅引来了北方袁绍、曹操更为复杂审慎的目光——他们的探马在边境活动愈发频繁,书信往来中的措辞也愈发微妙——也深深触动了南方荆襄之地,那位坐镇江陵、以守成著称的州牧刘表内心深处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荆州州牧府内,连日来气氛凝重。

    关于如何应对这位强势崛起、近在咫尺的新邻居,幕僚们争论得面红耳赤。

    以蔡瑁、蒯越为代表的本土大族,倾向于保守,主张加强边境防御,遣使修好,试图以汉水为界,维持现状;而少数如从事中郎韩嵩等,则隐约看到了北面带来的机遇与压力,言语间不乏谨慎的试探。

    争论无休无止,刘表抚着长须,听着麾下各执一词,眉头紧锁,难以决断。

    他既担心刘湛的兵锋下一步会指向富庶的荆襄,又舍不得此刻北上分一杯羹可能带来的利益,更忧虑内部错综复杂的势力平衡会被打破。

    而就在这荆襄内部暗流涌动、刘表举棋不定之际,一份来自长江之上的意外“厚礼”,正悄然逆流而上,打破了南阳之地的平静。

    这一日,天光晴好,宛城临时征用的州牧府邸内,刘湛正与郭嘉、文聘于书房中商议要务。

    空气中还残留着些许战火后的尘嚣气息,以及新刷油漆的味道。

    案几上铺开着南阳郡的详细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新归附的城池、兵力驻防点以及亟待整编的降军数目。

    “南阳新定,降卒逾万,鱼龙混杂,整编之事需稳妥,既要用其力,亦需防其反复。”文聘指着地图上几处降军集中的营垒,语气沉稳,带着水军将领特有的审慎,“可择其精锐,打散编入各营,老弱则遣散归田,或编入屯田……”

    郭嘉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指尖悠闲地转着一枚玉珏,接口道:“整军固然重要,然对荆州之策,更需及早定夺。刘表优柔,其麾下蔡、蒯诸族,只知守其家业,不足为虑。然荆州水军强盛,钱粮丰足,若我不能示之以强,使其不敢北顾,则未来南下,必多掣肘。”

    他目光瞥向窗外蔚蓝的天空,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或许,转机就在近日。”

    刘湛正要开口,忽听门外传来急促而稳健的脚步声,亲兵统领在门外高声禀报:“主公!城外白河码头来了一支船队,规模不小,约数十艘,打着……打着‘锦帆’旗号,为首者自称巴郡甘宁,甘兴霸,特来求见!”

    “甘宁?锦帆贼?”文聘闻言,眉头立刻蹙起,他对荆州周边的水陆势力了如指掌,立刻向刘湛解释道,“主公,此人原是巴郡临江人,少有气力,好游侠,聚合一帮轻薄少年,纵横巴郡、荆州之间的长江水域,常以蜀锦为帆,人称‘锦帆贼’。声威赫赫,沿江郡县皆惧之。后不知何故,率部投效了刘表。然刘景升重文士,轻武人,更以其出身江湖,行止不羁,并未加以重用,仅将其安置于南阳东部、靠近荆州边境的新野、棘阳一带驻扎,形同羁縻。如今主公克定南阳,他不在其驻地,反而率船队来此……”

    文聘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疑虑,毕竟甘宁“锦帆贼”的出身和过往,与正规官兵的做派相去甚远。

    然而,郭嘉眼中却骤然一亮,脸上慵懒之色尽去,抚掌笑道:“妙哉!嘉尝闻甘兴霸勇猛非常,轻财敬士,麾下皆能征惯战之徒,更熟谙大江水文、水战之要,乃是江上一等一的豪杰。其不为刘表所容,郁郁不得志久矣。今慕主公威名,乘风破浪而来,此非天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