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紧急手术 (第1/3页)
    1949年初。
    四九城和平解放,迎来新生。
    各大城门守卫由解放军接管,工厂、学校相继复工、复课。
    几天后,大军入城,老百姓挥舞旗帜夹道欢迎,顾三河也用照相机记录下这一珍贵历史画面。
    而家里也发生不小的变化,爹娘特意组织了一次家庭会议,将他们的身份公开。
    弟弟妹妹们惊讶的合不拢嘴,却又为爹娘的隐蔽工作而感到自豪。
    父母终于迎来曙光的同时,组织上也对他们有了新的任命。
    顾庭柏继续留在警察系统,担任东城分局情报组组长,负责抓捕和劝降城内遗留的gmd顽固分子。
    李子雯调入军管会当干事,分管户籍、档案等民生琐事。
    由于医院缺乏人手,学校组织了一次针对在校学生的技术考核。
    顾三河以优秀的成绩脱颖而出,提前进入医院实习。
    而此时,他才15岁。
    医院看完他的档案沉默了,他们也是第一次接收年纪这么小的实习生。
    虽然顾三河身高已经接近170,可毕竟年纪在那摆着。
    退是不可能退的,医院缺人,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把他分配到外科手术室当一名器械护士。
    顾三河人都傻了!
    男护士?
    开什么玩笑!
    他当即决定为自己正名,结果却遭到了医院管理层的反对。
    理由无非就是他还未成年,需要时间沉淀。
    什么器械护士也挺好,可以近距离观察手术,对他未来的成长很有帮助。
    反正就是一些官方的场面话,让人听的直迷糊。
    初听觉得挺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全特么是废话。
    幸好外科主任慧眼识珠,让他担任了几次小手术的二助,这才让他渐渐脱离男护士的称号。
    倒不是他瞧不上男护士,工作分工不同而已,只是这个年代,男的当护士确实听起来像个笑话。
    解放军进城之后,彻底废除了臭名昭著的‘金圆券’,除了使用少量冀南币、东北币用作找零,大洋和外币也被禁止使用。
    顾三河自己的大洋不多,不过他从陈敬甫那儿又得到两万大洋,只能想办法花出去。
    解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