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青梅 (第2/3页)
务。
仿佛今夜的大婚与他毫无干系。
直至他身边伺候的内监孙澄为他换上一盏新灯,低声提醒:“殿下,三更了,您可要休息?”
顾湛的注意力都在面前的奏章上。
孙澄又道:“明日一早还要携沈良娣入宫。”
顾湛这方合上奏章,起身朝自己睡习惯的小叶紫檀拔步床走去。
孙澄为他宽衣时,没忍住提醒,“方才臣从后院青鸾殿绕过来,瞧见里面的灯还未曾熄灭。”
新婚之夜被夫婿扔下,孙澄亦同情那位沈良娣,碍于规矩,他也只能提醒顾湛到这个地步。
顾湛脱靴的动作略顿,又道:“无妨,新婚之夜,红烛本就是要燃一整夜的。”
他拂袖离去,沈宓想来也不会多等。
对于父皇赐的这桩婚事,他并无实感,他也知道这桩婚事是出于政治考量。一则是为了体现天子对忠烈之后的重视,二则是为他以后铺路,成全他的贤名。毕竟良娣又不是正妃,只要那沈氏愿意安分守己,他也不会亏待了她,如今是良娣,登基后随便封个昭仪、妃位,他乐见其成。
孙澄也不好再劝,替顾湛放下床帏,熄灯后默默退出去。
青鸾殿。
“啪”的一声,红烛淌干最后一滴泪,灯烛随之暗下去。
沈宓一阵恍惚,轻眨干涩的眼,原来,天已经亮了。
一整夜,她盼顾湛回来,盼了一整夜。
“姑娘,您没必要等殿下的。”翠微的声音中带着哭腔。
沈宓抬起手,揭下那块盖头,“翠微,你记住,往后在东宫,没有有没有必要,只有该不该。”
而后她敛起自己那些不值一提的低落情绪,“替我梳妆。”
按照规矩,她与顾湛成婚的第二日,要入宫拜谢官家和皇后,身上这身沉重的嫁衣得换作寻常衣裳。
今上与皇后皆尚俭,她又非太子妃,因而无论是妆容还是发饰,均不敢太过华丽。只着一件丹朱色对襟襦裙,发髻以两根金簪绾起,略施粉黛,既合规矩亦不张扬招摇。
仪容无差,用过早膳后,沈宓领着翠微在东宫门口等顾湛。
顾湛对她依旧冷淡,只点头称她声:“沈良娣。”
一个月的教习规矩,对于“良娣”这个称呼,沈宓早已适应,但听到它从顾湛口中僵硬说出,她还是有一瞬落寞。
很快她又给顾湛找好台阶。
他们昨夜又未圆房,她也没机会告诉顾湛,自己的小字,唤作“稚娘”。
罢了,日后总归是有机会的。
令她意外的是,在她踩着矮凳上车时,顾湛竟抚过她的腰身,托她一把,即使是单臂,也给了她足够的借力点。
沈宓其实是一个极容易知足的人,尤其是三年前那场变故后,旁人的一点点好,她总容易记很久。
因为父兄亡故后,肯对她好的人,实在太少太少。
于是哪些积攒了一月的委屈与阴霾,都因为顾湛这一次托举,烟消云散。
她回头看向顾湛,却谨记吴教习教过的规矩,朝顾湛挤出一抹得体的笑,“多谢殿下。”
在她本以为顾湛要在她之后上车时,顾湛却收回手,淡声:“举手之劳。”
沈宓的笑顿时僵在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