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三让徐州开始辅佐刘备 > 第4章 何为仁义?

第4章 何为仁义?

    第4章 何为仁义? (第2/3页)

少有人想过,刘备的仁义不是凭空来的。他为了守住这份底线,放弃过多少能一飞冲天的机会?

    在无数个可以“随波逐流”的十字路口,他没有选择和其他的军阀一样去收割百姓,还给自己找什么借口说:

    “乱世哪有道理可讲啊!”

    “别人都烧杀掳掠就你清高?”

    “我只不过是做了这个时代每个军阀都会做的选择而已!”

    “乱世从来如此!”

    可从来如此,便对吗?

    至于他后来取益州这种充满争议的举动,在张昀看来则毫无问题。

    一些人为了给他洗地,论证什么谁先动手谁后动手之类的,其实并无必要。

    因为不需要把刘备当成圣人。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乱世中有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定力。

    但他更是一位雄主。

    在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为了心中真正的理想,他没有被名声所累,该出手时杀伐果断,毫不拖泥带水,这种完美的主角性格简直酷毙了好吗?

    生逢乱世,坚守心中道义;

    身处黑暗,仍怀理想浪漫。

    为一句虚无缥缈的诺言永不相负,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至死方休。

    三国中的曹魏与孙吴不断拉低下限,唯有蜀汉这群理想主义者,在拼命拔高上限。

    如若季汉再兴,不但可以避免后来数百年的山河破碎、神州陆沉。

    更重要的是,今后的千百年里,也许人们会更相信坚守正道的力量,而不是迷信阴谋诡诈。

    最起码,洛水的名声是不会变臭了。

    而且别的都不提,张昀就是想让丞相赢一次!

    不想再听见五丈原上那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虽然这个时候的丞相,貌似还是个小屁孩……

    思绪翻涌间,刘备已亲自上前将他扶起,温言道:“允恪言重了,备不过做了些许分内之事。”

    其实此刻刘备心里都美的冒泡了。

    刚才张昀所言,皆是他出道以来引以为豪的事迹,字字如春风化雨,滴落在心坎上。

    这时候的刘备还没遭遇太多现实的毒打,是个理想天真的热血中年,不然也不会头脑一热,就带着几千人来跟曹操的数万虎狼之师硬拼。

    能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