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陈登其人 (第1/3页)
在陈登这,只要你抛出一个话头,他给出的回应几乎就是你预想中最合理、最标准的答案。
不论是对刘备未接受徐州牧的惋惜,还是对曹操屠城害民的痛斥。
包括听闻刘备军需困难时的思索,他在权衡之后,给出了公私分明的两份支持。
一份来自陈家,一份来自徐州府库,加起来正好就是刘备军一个月的粮秣。
整个过程游刃有余,滴水不漏,挑不出丝毫错处,也没有流露出一丝多余的情绪。
简直就跟个NPC似的。
张昀觉得,这其实是陈登情商极高的表现。
他的头脑在处理当下这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可能只占用了很少一部分资源。
而其他大部分的心智,都在预判对面下一步的反应,以及隐藏自己的真实倾向和情绪波动。
用下棋来比喻,正常人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水平高点的就是走一步,看三步。
而陈登这种人是走一步,看十步!
甚至刚打到半决赛,就已经在研究总决赛的对手了……
你只能看到他完美适配场景的行为,却难以窥探到他的真实想法。
张昀看着陈登,就像对着一面完美打磨却又深不见底的镜子。
他心中因此产生了一丝微妙的不适,和本能的警觉。
这种近乎失控的感觉,远不如前日与糜竺交锋那般痛快。
所以,除了刘备引介时的必要客套外,张昀全程选择了最稳妥的策略,那就是“沉默是金”。
毕竟他可做不到陈登这样。
而这种异常的沉默,自然逃不过刘备的眼睛。
回程的路上,刘备关切地问道:“允昭,今日可是感觉身体不适?”
张昀正回忆着史书中有关陈登的记载,被这个问题打断了思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
“啊?主公今日身体不适?”
刘备有些无语,“非是我身体不适,而是在问你。”
张昀闻言有些诧异,“我?没有啊,主公为何有此一问?”
刘备轻轻叹了口气,“就是见你今日神情凝重,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