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欲解虫疾 (第1/3页)
即便到了后来,“衣带诏”事件爆发,刘备二度入徐时,陈登依旧流露过善意。
当时的徐州刺史车胄设伏欲杀刘备,便是陈登暗中报信,帮助刘备再次入主徐州。
只可惜刘备那时候自己玩砸了,没顶住曹操的攻势,被打了个全军覆没,陈登纵有相助之心,也是无力回天。
总的来说,张昀认为陈登绝非立场摇摆之辈,他心中自有一套清晰的行事准则。
而这套准则其实和刘备还挺投契的。
因此他在一开始,是将陈登视作重点拉拢对象的。
可今日一遭拜访,才让张昀猛然惊觉,这位陈校尉的段位远在自己之上。
陈登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恰到好处,却也像裹了一层迷雾,让张昀看他如雾里看花,完全猜不透其人的真实想法。
当然,你也可以说,他所表现出的言行就是他的心中所想。
可不管是看历史上陈登做的那些事,还是这一次拜访中他给人的感觉,都在提醒着张昀,这位史书上评价“雄姿异略,志陵青云”的徐州名士绝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这种“深不可测”,让张昀下意识选择了收敛锋芒。
他怕自己稍有不慎,某个细微的举动或一句话,就被陈登捕捉到不该有的信号,反倒节外生枝。
只不过他的段位没那么高,竭力收敛时,对外界的反应就不够自然,才被逐渐熟悉自己的刘备发现了异常。
面对刘备关切的询问,张昀并没有全盘托出内心中对陈登的种种思虑。而是顺着刘备的话头,笑着附和:“主公说得是,陈元龙既有文才,又懂实务,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俊杰。”
而对于自己的异样,他则归结为在“思虑我军未来之事”。
话虽这么说,但张昀心里却在回想着一个细节。
方才与陈登面对面时,他敏锐捕捉到了陈登眼下有淡淡的青黑,脸色也有几分苍白,加上眉宇间的倦意给人的感觉有些体虚。
这让张昀联想到史书中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