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稻饭鱼羹 (第3/3页)
邗沟几近荒废。
曹丕继位伐吴时,曾短暂重修此水道,但终究因为水浅难行大船,在那次虎头蛇尾的伐吴之战之中,并未起到什么作用。
直到晋朝统一,重置淮南郡县,邗沟方才恢复了沟通江淮的漕运职责。
就目前张昀连日来的观察,因为邗沟入江口距海不远,这一段的江水会受到海潮牵动,每日的涨落都十分明显。
而江海之间的洄游鱼群,也在随着潮汐进行活动。涨潮时溯江而上,退潮则回归大海。而这交汇的河口处,便是一个天然的洄游渔场。
汉代的捕鱼技术还十分落后,无非就是用鱼竿钓鱼、手撒渔网、或是升降式的竹制鱼篓,捕鱼的效率十分感人。
不过也正因为捕捞技术太过原始,如今的长江渔产极为丰沛,可谓潜力巨大。
张昀这阵子琢磨的,就是如何成规模地,把这处极具潜力的渔业资源变成军粮。
虽然目前刘备军中暂时不缺粮草,可一旦想要扩军,粮食就不够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四个字。
不过这“节流”是万万不敢的,军粮一减很容易闹兵变,也只能从“开源”上想办法。
为此,他每日都在这河口附近徘徊流连,苦思冥想。
张昀前世并不爱钓鱼,对捕鱼也没什么研究。突然开始琢磨渔业水产这些事儿,是因为他想起来,三国志里曾记载袁术军因征兵太多,导致军中时常缺粮。
而在淮南的时候如果遇到军粮不济,袁术就会让士兵们去捡河蚌充饥。
百家讲坛里还专门提过这事儿,当时那位教授的态度还带着点嘲讽。
不过穿越之后的经历让张昀明白,乱世中很多时候,能有口吃的就很不错了!
再者说,河蚌配着米饭不也挺带劲的么?
只不过如今既然身处大江之畔,他自然不满足于只是在河边拾蚌,还想搞出点技术含量更高的办法。
荆吴一带的人本就是“稻饭羹鱼”,要是有大量的渔获补上,士兵们一餐至少能减三成粮米。
日积月累之下,可不是个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