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懂就少开口 (第3/3页)
悉百端,昀自是不敢班门弄斧,贻笑方家。”
这话一出,刘备和关羽不禁面面相觑,凭借着多年的默契,在眼神中传递着信息。
二弟,你想到了吗?
没有,大哥你呢?
额,也没……
两人目光随即投向赵云,只见他神色沉静如常,半点看不出端倪。
却不知赵云此时心中也在暗暗嘀咕。
我是个骑将啊,你们看我作甚?
刚才我已经把肚子里那点货都倒出来了,还想怎么样?
不会真指望着我来守城吧?
那我还不如直接领骑兵出城,趁敌军登岸立足未稳之际冲杀一番,保不齐就直接把他们都赶进大江了!
刘备没好意思说,自己压根没想起防范“挖地道”这招,只轻咳一声,缓缓点头说道:
“允昭所言有理。然敌将用兵之道,我等尚未知晓。此等穴攻之策,其未必会等到攻城失利时才用。还是应当及早布防,方为万全。”
他目光转向侍立一旁的关平:“坦之!此事便由你领人速办。于城墙内侧,每隔三十步,深埋一口陶瓮。选耳目灵便之卒,昼夜轮值侦听,凡有丝毫异响,立时来报!”
关平踏步出列,抱拳应道:“末将领命!”
张昀对此安排自是无可无不可。
军议散去,刘备与关羽并肩走在营中,刘备不禁对关羽感慨:“所幸末了问了允昭一句!若敌将真行穴攻之计,我等毫无防备之下,怕是要措手不及。”
关羽也是深以为然:“确是如此。可允昭既然想到此策,为何不早说?莫不是真当咱们都已有所思虑?可这守城备预,贵在未雨绸缪,焉有因敌初至便不设防的道理?”
刘备略带无奈地说道:“允昭此人,明敏善断,每每献策皆能切中要害,却总是自谦‘不谙军略’。因此于兵事一道,非问不言。莫非……是因其年少未经战阵,故而对己见信心不足?”
关羽轻捻长须,点头附和:“大哥所言甚是。允昭或许因未曾亲历战阵,恐蹈赵括‘纸上谈兵’之覆辙,所以没有十成把握,宁缄其口。”
两人在这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起来,完全没有想过张昀是真不懂。